城外,漢軍營地裡。
此時,望著緊緊關閉的城門,段增心中難免有些失望。
追擊了上百里路程,最終還是讓韓遂成功逃回了城中,不僅如此,城門也已經關閉,這意味漢軍已經失去了輕鬆奪城的機會,接下來要奪取城池可就有些麻煩了。
“公達先生和文和先生還有多久才能到?”段增沉聲問道,他想盡快與荀攸、賈詡商量一下。
“回稟將軍,公達先生剛剛傳來訊息說,他們大概還需要三個時辰才能抵達。文和先生應該能早一些,不過也需要兩個多時辰。”典韋沉聲答道。
段增以手扶額,沉聲道:“後面的敵軍呢?他們還要多久時間能到?”
“叛軍的話,昨天顧都尉依照公達先生的計策設下伏兵,成功伏擊了尾隨追擊的敵軍,斬殺近千敵軍。經受這個教訓,想來叛軍不敢再追得這麼急。”
“是嗎?”段增聞言笑道:“這倒是個好訊息,公達果然出手不凡啊。如此說來,留給我軍的時間又多了一些。”
“這倒是,不過將軍,如今城門已經關閉,咱們該如何破城呢?”典韋擔憂問道:“要不,末將親自帶人衝鋒,或許能一舉攻破城池。”
“不必了,攻城一事,本將已有計較,只是具體的還要與公達和文和先生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典韋聞言眼神一亮,驚喜問道:“這麼說,將軍已經有破城的辦法了?”
“辦法當然是有的,不然本將豈敢如此冒險?”段增微笑道。
率領一萬多大軍深入敵後,繞過敵軍重兵防守的城池,去襲取韓遂的老巢允吾,若是一點把握都沒有,段增豈敢這麼做?
當下段增也沒有賣關子,直接對典韋道:“要想破城,一般的辦法是無法辦到的,唯有出奇謀才行。前些日子,斥候就打探到訊息,最近湟水的水位高漲,而允吾城池距離湟水不遠,若是掘湟水灌城,城中守軍安能堅守?”
“掘湟水灌城?”典韋聽了渾身一震,這才明白段增敢於如此冒險的底氣所在。
湟水作為黃河上游的重要支流,起源於後世的青海,水流量極為豐富,金城郡的城池,很多都位於湟水之畔,尤其是允吾縣城,更是距離河岸只有一里路程,而且地勢較低。
如今湟水水位較高,若是修建一條渠溝,引湟水來灌城,定能對城池防禦造成巨大破壞,便是一舉破城也不再是難事。
典韋連忙問道:“那將軍還在等什麼?咱們為何不立即動手?”
段增笑道:“大軍連日趕路,總要休息一會吧?而且掘水灌城也不是簡單攻城,具體在何處引水,又從何處衝擊城池,這些都要經過實地考察計算才能確定。至於現在嘛,咱們先找個地勢較高的地方安下營壘再說。”
當下段增下令,全軍在城西北的山坡上安下營壘,同時親自帶著典韋等人去考察地形。
湟水本是自西向東流淌,不過在允吾縣北面時一里處轉變方向彎曲向南,所以允吾縣東面的北面為湟水,西北面和西南方向都是山坡。
經過段增實際考察後,他發現要想引水灌城,必須選在湟水轉向之前的河段,也就是自西向東流淌的河段,這裡河面較窄,水流速度較快,水位也更高一些。
確定了引水的河段後,此時天『色』也黑了,段增帶著侍衛返回營地。
剛剛抵達營門口,就見到龐德親自帶著一個年輕文士向他走過來,對段增道:“啟稟將軍,這位先生說有重要事情想要求見將軍,不過將軍卻一直不在營中,末將想請他入營中等候,他卻執意要留在這裡等候。”
段增驚訝的看了這年輕文士一眼,只見他年約二十來歲,頷下留著長鬚,目光清澈,舉止從容,文質彬彬,一看就令人有好感。
段增笑著問道:“在下便是段增,不知先生是何人?”
“在下成公英,見過段中郎!”那年輕文士自報姓名,對段增拱手行禮。
“成公英?”段增聞言眼神一亮。
成公英複姓成公,單名一個英字,乃是金城郡大族成公氏的子弟。
歷史上此人乃是韓遂的心腹謀士,對韓遂忠心耿耿,即便是後來韓遂被曹軍擊潰後,也始終不離不棄,直到韓遂病逝後,他才投靠曹『操』,後來為曹魏鎮守涼州做出極大貢獻。
這樣一個人主動跑來求見,難道是代表韓遂來當說客不成?
想到這裡,段增試探著道:“原來是成公先生,不知先生來此所為何事?”
見段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