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嗎?”
“犧牲一部分兵力,換取大軍主力的安全,這個提議自然很好;但不知文約打算讓哪部分兵力留下來斷後?”邊章三人對視一眼,沉聲問道。
這三人其實也知道韓遂的提議應該是當前最好的選擇,不過現在韓遂在叛軍之中的勢力已經排在第一的位置,誰能知道韓遂此時是不是打算讓他們三人的軍隊留下來斷後,借漢軍之手削弱他們的實力?
尤其是李文侯和北宮伯玉二人,更是有這種擔心。
其中北宮伯玉的軍隊在七月份時就被漢軍給打殘了,後來雖然恢復了一些,但比韓遂卻差了很遠。
而李文侯的軍隊則主要擔負大軍左翼,在昨天早上的一戰中,被段增和董卓聯手打殘。
唯有邊章的軍隊還大致保留完好,但邊章的實力原本在四人中就處於最弱的位置,如今他們三個的實力加起來只怕都未必能比得上韓遂一個人,若是再被韓遂藉機削弱,那麼將來還有誰能制約韓遂?
韓遂見了他們的神『色』,頓時明白他們的擔憂,連忙笑道:“三位大可不必擔心,某既然提出此議,自然是由某麾下軍隊來執行,不必勞煩三位將軍。”
“此言當真?”邊章等人臉上都『露』出狐疑之『色』,不相信韓遂有這麼好心。
“自然當真!”韓遂鄭重說道:“三位將軍,某知道你們都擔心我會藉助漢軍之手來削弱你們,但實話說你們都想錯了。這次與漢軍交戰,三位麾下的軍隊都損失不小,唯有某麾下軍隊儲存完好。事到如今,某又豈能再保留實力?”
邊章三人對視一眼,臉上紛紛『露』出愧疚之『色』道:“文約,看來我等都錯怪你了。我等應該向你賠罪啊!”
“不必如此!”韓遂連忙道:“漢朝朝廷乃是我等共同敵人,咱們必須聯起手來才能共同求存;若是分開來,則難免會被漢軍各個擊破。這個道理,某豈會不知?”
其實,韓遂心中當然也想借助漢軍的手來削弱邊章三人,但問題是,如今整個叛軍都遭到漢軍的嚴重危險,若是現在還在內部鬧分裂,那就容易被漢軍所趁。
此外,等叛軍退到涼州去後,漢軍很可能會進一步追擊到涼州去,若是現在就與邊章等人鬧翻,到時候可就沒人幫他抵擋漢軍了。
韓遂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如此不智。
當下,四人商議妥當,韓遂命閻行率領五千騎兵,八千步兵留下來負責斷後,掩護其餘大軍繼續向西撤退。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這一次留下來斷後的軍隊,面對漢軍的進『逼』,卻是一步也不肯退讓,這與之前且戰且退的狀況大為不同。
面對閻行的堅決阻擊,段增也不敢怠慢,一邊與敵軍對峙,一邊等候董卓趕來。
等到董卓趕到後,二人聯手發起進攻,激戰了一整天后,這才將閻行徹底擊潰,斬殺和俘虜敵軍九千餘人,餘眾皆潰散。
然而,經過一整天的大戰後,漢軍也十分疲憊,急需休整,而此時叛軍早已經離得遠了,漢軍追之不及,只能任由叛軍撤回涼州。
至此,這場從三月份涼州叛軍大舉入侵三輔引發的大戰才算落下帷幕,氣勢洶洶而來的涼州叛軍在大戰中損失慘重,前前後後被漢軍殲滅了近五萬人,折損了一小半的兵力,可謂元氣大傷。
不過漢軍一方同樣沒有落到好處,尤其是十多萬大軍駐守在三輔地區,與涼州叛軍展開長時間的對峙,更是給朝廷帶來了極為沉重的負擔,讓原本就已窮困不堪的國家財政進一步陷入崩潰之中。
此外,這一戰給三輔地區,尤其是右扶風地區同樣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損失;右扶風地區在近幾年裡原本就天災連年,今年更是遭受了蝗災和乾旱,再加上漢軍與叛軍之間長達八個月的戰爭,更是讓當地百姓雪上加霜。
大批百姓被迫逃亡去漢中、南陽、河東等地區,讓當地的人口數進一步減少,農業生產徹底陷入崩潰狀態。
當然,不管怎麼說,這一場大戰最終漢軍還是取得了勝利,他們不僅挫敗了涼州叛軍圖謀三輔地區的意圖,將其重新趕回涼州去,更是重新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可以對涼州叛軍發起反擊。
而在這一場大戰之中,表現最為耀眼的自然是討虜校尉段增和破虜將軍董卓二人,可以說這一次對叛軍所取得的幾乎所有勝利,基本都是他們兩個拿下的。
從當初七月份攻打北宮伯玉的營地,到前些日子攻打叛軍左翼,再到之後果斷追擊敵軍,並且大敗閻行,這些都是段增、董卓二人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