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渥帶著一行人在靶場上觀看火炮演練,短短時間裡連續施放了十多發,卻沒有一次炸膛的現象。
這次演練的火炮,按照後世的劃分應該算是滑膛加農炮,炮彈的重量在六斤左右,這在後世來說只能算是小炮,不過放在這個時代,它的威力卻是極強。
若是與蘇州炮相比,這種六斤炮的『射』程至少是蘇州炮的兩倍,而且因為是直瞄,所以它的命中率也比蘇州炮高得多。
在發『射』速度上,這種火炮大概五分鐘可以發『射』一發,這種速度比起蘇州炮來要稍微快一點。
而命中目標後造成的破壞力,蘇州炮發『射』的石彈雖然更重,但因為初速度低,所以其破壞力並不比火炮更強。
至於在重量方面和需要計程車兵數量上,火炮比起蘇州炮來也稍微佔有優勢;至於在體積上,火炮的優勢更不是一星半點。
這麼多方面都有優勢,再加上容易炸膛這個問題基本被解決,所以火炮的優越『性』很快就體現出來。
這一次不用楊渥多說,那些軍中將領們便點頭道:“陛下,此物乃是攻城利器,比之蘇州炮更加便利;而且,若是能用馬車載著此物,豈不是在野外作戰時也能用得上?”
特意從懷州趕回來的李承鼎聞言眼神一亮,但隨即又搖了搖頭:“這種火炮的施放速度還是太慢了,若是騎兵的話,最多隻需要發『射』一枚炮彈的時間,敵軍就已經衝過來了。所以用於野戰的意義並不算大。”
而騎兵都督柴克宏卻道:“那也要看是在什麼地方,若是用在平地上,敵軍騎兵自然能很快衝過來;但若是在山區作戰,將火炮架在山坡上,下方用步兵進行防守,豈不是可以連續不斷的向敵軍轟擊?”
楊渥笑道:“不錯,新的武器出現,必定會帶來新的戰法,爾等身為軍中大將,也要多想想該如何利用火炮。”
接著,他將目光看向水軍都督何敬洙、司馬福等人道:“不光是陸地上,你們水軍戰船上若是能裝備此火炮,必然威力更強。到時候甚至不需要短兵相接,直接用火炮就可以將敵軍船隻擊沉!”
何敬洙二人剛才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等楊渥點破後,他們頓時興奮道:“陛下聖明,若是每艘船上能裝載幾門火炮,我軍水軍必將無往而不利啊!”
“只裝載幾門?”楊渥聞言笑道:“不,幾門火炮太少了。以後要造就要造大船,一艘大船上裝個上百門火炮,幾十艘大船一字排開,數千門大炮對敵人進行轟擊,那才是真正的大場面,那才能真正做到無往而不利!”
“數、數千門火炮?”何敬洙等人聽得目瞪口呆。
在他們心中,像當年攻打杭州時那樣,吳軍動用上百門蘇州炮,這就已經是難得的大場面了;沒想到楊渥的想法居然是用數千門火炮轟擊敵人,果然是自己見識太少了嗎?
不過隨即他們就激動起來,若是水軍真能像楊渥說的那樣,有朝一日能用上千門火炮轟擊敵軍,到那時吳國的水軍又將是何等的強盛?
當然,他們也知道那麼一天或許有,但絕不是短期能實現的;而且就目前來看,吳軍水軍也沒有遇到足夠強的敵人,即便造出那麼強大的艦隊,也沒有合適的對手,那完全是浪費。
要知道如今的火炮可是用青銅材料鑄造,而現在吳國的貨幣同樣要用到銅,可以說完全是在用錢來鑄造大炮,價格貴得嚇人。
……
火炮的出現對吳軍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有了此物之後,吳軍今後不管是守城還是攻城,都將佔有極大便利。
尤其是在攻城方面,這個時代的攻城手段相對較弱,即便是有蘇州炮,但想要攻陷一些堅城還是很難,因為蘇州炮發『射』的石彈走的是拋物線,對城牆的命中率較低。
而火炮卻能夠直接瞄準城牆進行不斷的轟擊,攻城的難度無疑會下降許多。
此外,楊渥還特意下令工匠開始鑄造更大的火炮,比如重達上萬斤,能夠發『射』二十斤炮彈的重型火炮,若是能鑄造出來,攻城的能力將會進一步提升。
而隨著火炮的逐漸裝備推廣,楊渥很快就在洛陽的武學裡增加火炮這一科目,並要求各軍派遣足夠計程車卒前來學習『操』作火炮。
……
鄴城。
皇宮之內,此時一場大戲剛剛落幕,眾多伶人緩緩退場。
備受李存勖寵幸的伶人景進走上前來,滿臉堆笑的問道:“陛下,要不要再來一場?”
李存勖聽了有些猶豫,隨即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