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

在劉宏病情加重後,群臣都書請求立太子。

大將軍何進當然是想立自家外甥劉辯為太子,但天子卻認為長子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所以想立王美人之子劉協為太子,但始終猶豫未決。

在這樣關鍵的時候,儲君的問題卻始終不能確定,這可以說是個致命的問題,為後來洛陽的大變埋下了巨大隱患。

四月十一日,天子劉宏於嘉德殿駕崩,諡號靈帝。

軍校尉蹇碩當時正好在皇宮,他手握兵權,野心膨脹,想要先殺何進,然後立劉協為皇帝,自己掌握朝廷大權,於是派人去接何進進宮,聲稱要與他商議重要事情。

何進即刻乘車前往,不過蹇碩的司馬潘隱卻早已投靠了何進,在迎接時特意用眼神提醒何進。

結果,何進意識到局勢不妙,立即抄近道逃入了段增控制的軍營裡,之後便聲稱有病,不再進宮。

兩天後,年僅十四歲的皇子劉辯即帝位,尊其母何皇后為皇太后,因劉辯年幼,難以主持朝政,所以由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

何太后主政後,立即宣佈大赦天下,並改年號為光熹,封年僅九歲的皇弟劉協為勃海王,任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主持國務。

至此,朝政大權盡數掌握在何進手。

而何進在執掌大權後,怨恨蹇碩想謀害自己,所以暗計划著想要除掉蹇碩,而袁紹更是趁機進言,勸說何進除掉所有宦官,何進大為心動。

接著,他又廣招天下名士進京輔佐,何顒、荀攸、鄭泰等二十位名士紛紛響應,前來洛陽。

其荀攸因為曾經輔佐過段增,早已名聲在外,所以此次被何進任命為尚書,又任命何顒為北軍侯,其餘人等也各有封官。

而接下來的兩個月裡,洛陽的局勢更是變幻莫測,何進看去似乎大權在握,一舉剪除了軍校尉蹇碩和董太后、驃騎將軍董重這兩股重要勢力,將整個洛陽的軍權都牢牢掌握在手。

但在這背後,卻也隱藏著極大的危機;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矛盾到了即將爆發的時候。

其實,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之間未必沒有和平共處的機會,但偏偏何進卻聽信袁紹、袁術兄弟之言,非要將十常侍,甚至是宮所有宦官都除掉,結果打擊面太大,豎立了太多的敵人。

甚至連何進的親妹妹何太后,以及他異父異母的弟弟何苗等人,都反對何進,反而與十常侍站在了一起。

沒有何太后的支援,何進想要將十常侍除掉必須另闢蹊徑。

在這時,袁紹又出了個餿主意,那是召外兵入洛陽,以此來向何太后施壓。

而這外兵之,最重要的一股便是前將軍、領幷州牧董卓。

自從與白波軍交戰後,董卓的大軍倒也取得了幾次大勝,不過白波軍卻並未被他徹底消滅,反而有越戰越強的架勢,他們從左馮翊北,進入山區,藉助那裡的複雜地形繼續襲擾各地,這令朝廷極為不滿。

今年年初,漢靈帝還在時,意識到了董卓有尾大不掉之嫌,想要剝奪其軍權,於是下詔任命董卓為少府,徵其回洛陽任職。

少府這個官職看似很高,乃九卿之一,但實際卻沒有實權,而且董卓若是接受的話,他要放棄軍隊回洛陽,這樣的詔令他能接受才怪。

所以董卓書朝廷說,他麾下將士多羌人、匈奴人,他們桀驁難馴,非要把他的車馬攔住,不讓他回洛陽。

這樣的鬼話自然騙不過朝大臣們,可惜,董卓此時大勢已成,天子也不願與其鬧翻,所以只能忍下這口氣。

等到後來劉宏病重後,再次下達詔令,讓董卓將軍隊交給皇甫嵩指揮,改授董卓為幷州牧。

幷州牧的職權可之前的少府要重多了,而且這還是當時天下的第四個州牧,可以說是位高權重;董卓這下也沒有再推遲的理由,只好接受任命。

不過在接受朝廷詔令之後,他卻拒絕交出所有軍隊,反而書朝廷,請求帶著麾下軍隊前往幷州任。

而當時皇甫嵩的侄兒皇甫酈向皇甫嵩建議直接除掉董卓,接管其兵權;可皇甫嵩卻認為“違命雖罪,專誅亦有責也”,於是拒絕其提議,只是將董卓的舉動奏給朝廷,請求朝廷來定奪。

劉宏當時已經病入膏肓,朝廷也正處在多事之秋,對於董卓如此桀驁的舉動,根本無法制止,只能不痛不癢的派使者前去譴責幾句。

最終,董卓帶著麾下精兵向幷州進發,不過在抵達河東郡後,卻又停了下來,在這裡觀望著洛陽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