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兩個在家仔細。不日有一個故人從此經過,卻莫怠慢了他,可將我人參果打兩個與他吃,權表舊日之情。”
二童好奇問道:“師父的故人是誰?望說與弟子,好接待。”
大仙道:“他是東土大唐駕下的聖僧。道號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
二童疑惑問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麼與那和尚做甚相識!”
大仙道:“你哪裡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如來佛祖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曾西方佛門相邀,去西天靈山觀禮盂蘭盆會,與他在盂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
二仙童聞言,謹遵師命。那大仙臨行。又叮嚀囑咐道:“我那果子有數,只許與他兩個,不得多費。”
清風忙道:“開園時,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不敢多費。”
大仙又道:“唐三藏雖是故人,須要防備他手下人羅唣,不可驚動他們知道。”
二童領命,那鎮元大仙帶著眾徒弟飛昇,徑直往東海蓬萊仙島而去。
卻說唐僧四眾在山中游玩,忽抬頭見那:松篁一簇,樓閣數層。
唐僧忙道:“悟空,你看那裡是什麼去處?”
孫悟空抬頭看了道:“那所在。不是觀宇,定是寺院。我們走動些。到那近前方可知端的。”
不一時,一行來於觀門前觀看,只見那:
松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雲,上下猿猴時獻果。那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破。宮殿森羅紫極高,樓臺縹緲丹霞墮。真個是福地靈區,蓬萊雲洞。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青鳥每傳王母信,紫鸞常寄老君經。看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果然漠漠神仙之宅。
三藏離鞍下馬,又見那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唐僧不禁道:“徒弟,真個是一座觀宇。”
沙僧道:“師父,觀此景鮮明,觀裡必有好人居住。我們進去看看,若行滿東回,此間也是一景。”
孫悟空也道:“說得好。”
師徒四人遂都一齊進去,又見那二門上有一對春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孫悟空看得忍不住笑道:“這道士說大話唬人。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在那太上老君門前,也不曾見有此話說。”
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