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跪下點頭:“是!”
武穆點點頭,一陣風聲dàng過,立即消失的無影無蹤。
武穆出府,這一日,除了神武侯不在外,幾大武侯全部出動,連皇宮深處的聖武侯都驚動了。親自出宮迎接。
朝廷兵家的最高層,此番幾乎盡集。武穆、武侯集體出動,弔唁儒家文臣,在大周朝歷史上也不多。以往哪怕是三公病歿,也很少有武侯弔唁,更別說是武穆了!
在榮府,武穆、武侯、三公,以及其他倖存下來的儒臣,盡聚一堂。chuáng榻上,躺著資政閣一品光祿大夫榮廷,身軀冰冷,一動不動。
他的身上,整齊的穿著平時上朝的朝服,一動不動。臉孔上,還流lù出一股深深的擔憂。似乎在死前,還在憂慮著,這個動dàng的天下。
“……從那件事後,他就好久沒有休息過了,整夜批改公文。六部被毀,他接過了所有的事務,希望能夠盡點心力,令各地政令有序,不致於完全陷入húnluàn。在這次之前,他已經好幾夜沒有闔過眼了,我看他日漸削瘦,心中擔心,強bī著他吃了點東西,沒想到……”
榮廷的夫人鄭氏,淚眼婆娑,望著chuáng塌上冰冷的身體,悲從中來,泣不成聲。
在場老臣,都是哀傷不已。榮廷乃是資政閣一品大夫,六部被毀。各種公文,政事,幾乎是第一順位的,就壓到了他身上。
儒家大臣修身養生,善養身養氣,往往達到某種境界,就能夠dòng察先機,事情未發,便能獲得徵兆,從而知生死禍患。
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說的就是,儒家大儒,能夠察覺這種細微的徵兆,從而趁吉避兇,使自已免於罹禍。
以榮廷的身份和修養,本來不致於被毒殺。元武侯等人,本來心中也存有疑huò。但此時聞言,終於明白過來。
以榮廷這樣夜以繼日的工作,整日埋首公文之中,根本沒有心思靜下心來。長此以往,心神憔悴,而且,天下動luàn,大儒們心神已luàn,便是有什麼徵兆,也極可能被忽略了。
“鄭夫人,節哀順便。榮大人和朝中諸位大臣那裡,我會給各位一個jiāo待的。”
武穆開口道。
“妾身,就拜託武穆大人了。”
鄭氏泣不成聲,不論她的丈夫地位如何顯赫,但此刻,她也只是一個普通的fù人。
“天武侯,聽令!”
武穆突然道。
“屬下在!”
天武侯立即上前一部,低頭拱首,神態十分恭敬。
“即刻擬令,上京城中,再有形跡可疑之輩,又不能解釋出處。就按你之前的意思,立即處以極刑,不必審問。”
“是!”
天武侯心中一喜,立即應命。
一旁,元武侯等人卻是心中一震。這條命令,是天武侯以前提請的,不過被眾人壓下。武穆也沒同意。但現在,武穆卻一反常態。
眾人都從這份命令中,感覺到了一股冷酷和決絕的味道。泥人也有三份xìng子,這些方外宗教派一bī再bī,武穆也終於動怒了!
沒有人能想像,大周朝的軍神動怒,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在場所有大臣,都保持了沉默。這份命令,以往的時侯,必然遭到儒家極力反對。但如今,大廈將倒,儒家已經無能為力了。
luàn世,當用重典!
記載這句話的,不是兵家,而是儒家!
第八百二十七章 記憶……
第八百二十七章
天命丁亥年十月,大周朝持續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文武分治制度,隨著武穆出面,執掌朝政大軍,而正式結束。大周朝進入軍政統治時期。儒家淡出。
隨著武穆的登臺,征剿大軍,九洲駐軍,皇宮強者,以及宗人府密探,緊密的聯絡在一起。所有內部爭議,暫時全部擱置。
征剿大軍被全面召回,暫停宗派征剿計劃。同時,調往九洲各地的城池駐守。神衛大軍強者聽命武穆調譴,暫時將目標鎖定各地的邪道、魔道強者。全力追捕那些修練極殘忍魔功,血祭全城的大魔頭。
同時,三公與武穆會面,商磋許久。無人知道雙方jiāo談了什麼。只知,三公開始召集各地殘存大儒,聯同蘭臺秘苑,一週鑽研夫子所留《周易》。同時,三公輔助蘭臺秘苑,開始全面對抗天機臺,及其干擾的天機。
此至,武穆不再回武穆府,正式坐鎮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