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已,不知如何處置三桅巨舟。猶豫再三,最終,只好直達天聽,讓內閣去為難。
實際上,自從隆慶開海以來,造的海舟越來越大,五桅的巨舟也比比皆是,只是長江上都是小船,從未見過大船,也不知道朝廷會做什麼決斷。況且,對長江上的水文資料極度缺乏,誰也不知道三桅帆船能走哪條航道。
李蒙申前期的水文調查,意義非凡,正在於此!尤其是那荊江,九曲迴腸,沒有可靠的水文資料,三桅帆船如何行走?
對於朝廷反對三桅帆船的可能,林純鴻自認為做了有效的防範,並不放在心中。
(沒有收藏的朋友,都看到這裡了,還不收藏支援?)
章節目錄 第三十九章 暴雨如注
崇禎五年的六月,天猶如破了一般,將大量的雨水傾斜至四川、湖廣。在百里洲,連續十天,一直淅淅瀝瀝,中間間雜著下了好幾次暴雨,似乎要將百里洲變成一片澤國才甘心。小戴子心急如焚,百里江堤修好的第一年,便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從四川過來的洪峰一次比一次猛烈,真讓人懷疑江堤是否安全。哎,人類的力量相對於大自然終歸渺小。
林純鴻、李崇德不在,所有事務由周望和李承宗決斷。周望和李承宗下令百里洲進入緊急狀態,將所有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抗洪抗澇上。確保大堤安全是首要任務,大堤不保,幾萬老百姓的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
“水位四丈尺又四分之一!”
“水位四丈四尺!”
“水位四丈四尺又五分之一!”
……
情勢一天比一天嚴峻,周望、李承宗、滕餘浩和小戴子已經連續三日不眠不休了。護衛隊已經全部派出,每個小隊負責一個區段。所有的壯丁都被組織起來,日夜在江堤上巡守,老人、婦人和小孩則負責送飯和水。巡守的主要目的就是及時發現管湧,將大堤決口扼殺在萌芽中。
所有的馬匹也被分配下去,一旦哪裡出現險情,及時通報,便於快速組織老百姓進行搶險。老百姓看著觸目驚心的大水,無論工商,無不自覺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大堤後面就是老婆孩子,一旦決口,後果誰都明白。一向散漫的壯丁,在這個時刻,尤其團結,每天睜大了眼睛查詢管湧,將決口的隱患降低到最低。
一堆堆的石頭被運到大堤腳下,還準備了大量的麻袋,以防備大堤決口後無料堵塞。碼頭邊,還準備了十多艘巨大的糧船,裡面塞滿了大米,當哪裡的決口過大,這些船將被鑿沉在決口處,膨脹的大米將堵塞住決口。
百里洲的準備不可謂不充分,但周望四人仍然不放心,總覺得做點事情才能緩解內心的壓力。
夜幕降臨,暴雨如注。
白馬寺附近的江堤上,依然亮著馬燈。大堤上,扎著帳篷,但在暴雨下,到處漏水,讓休息的壯丁苦惱不已。輪到巡守的壯丁,則手持著馬燈,在自己面前晃來晃去,仔細的檢視著大堤。他們身上披的蓑衣形同虛設,衣服全部溼透,涼涼的雨珠不停地滲入他們的軀體,讓他們忍不住顫抖,但這一切沒有澆滅他們的熱情,排成一排,地毯似的往前緩緩搜尋檢視。
“啊,冒水了!”一聲驚呼讓巡守人員蜂擁而至。
白馬寺附近的江堤管湧了!
巨大的鑼聲如同炸雷一般,讓帳篷裡的壯丁炸開了鍋,他們紛紛抓起鐵鍬和麻袋,往依稀可見的馬燈處狂奔。
“快馬,快點向周總管彙報,請求支援!”韋悅翔的聲音有點顫抖,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典故他一清二楚,白馬寺的管湧可能會毀掉整個大堤,甚至會將百里洲變成一片澤國。
一匹馬迅速向東飛奔,隨著這匹馬的報告,整個百里洲全速運轉起來:四五百個壯丁紛紛向白馬寺彙集,兩艘巨大的糧船也緩緩的向白馬寺而來。除了周望,其他幾個大佬也騎馬奔向白馬寺。
管湧為禍甚烈,片刻之間,由汩汩而流變成了狂瀉而出。
決口正在迅速擴大!
“一隊裝石頭,二隊扛麻袋堵外口,三隊隨我下水摸內口!”韋悅翔吼完,立即將自己脫了個精光,抓起一根繩子,緊緊地纏在自己的腰間,吼道:“抓住繩子,我下去摸摸內口在哪裡!”
說完,一個猛子扎向渾黃的長江中,除了一根長長的繩子,江面上什麼也看不到。
隨著韋悅翔的命令下達,壯丁們迅速行動起來,將一袋袋裝著鵝卵石的麻袋扔入外口,試圖阻止決口的進一步擴大。然而,被束縛的長江水找到了宣洩之口,橫衝直撞,哪裡能擋得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