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和土人聯歡……生活相當愜意。這不,現在又跑到了九江府看望這幫江匪。

康立博的試驗爐得到了批准,撥付了一千二百四十兩的銀子。不過撥付這批銀子並不是林純鴻直接決定的,而是由集團內選拔出來的十三名高階工匠共同決定的。林純鴻受到康立博的啟發,設立了專項資金,由選拔的十三名工匠決定是否支援個人的試驗,如果試驗成功,集團和個人再商議購買技術的金錢問題。購買技術的費用可以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買斷,一種是個人分成,由雙方商議而定。李崇德還制定了一個制度,林純鴻直接給這個制度取了個名字,叫《專利規程》。

這個《專利規程》讓康立博狂喜不已,一頭扎進馬連的群山中,日夜擺弄他的試驗爐。這個專利規程也讓其他的工匠奔走相告,立即拿出所謂的祖傳秘技,與十三名工匠商討買斷和分成。林純鴻見十三名工匠談判根本就是外行,再加上這十三人最多稱得上高階技工,遠遠達不到工程師或者科學家的標準。其眼界和思維能力極度欠缺,也看不準什麼技術對林氏集團有用。他忍不住帶著鄭天成親自上陣,選取對集團有利的技術,談報酬事宜。這下,林純鴻的腰包又嘩嘩的流出了幾萬兩銀子,讓他心疼不已。

鑑於現在缺銀兩,林純鴻不得已,把希望寄託在開拓江南的市場上。剛好由於荊州知府磨堪期轉任他處,張道涵不願意離開荊州繼續當幕僚,便被林純鴻邀請一起下江南。

“淮海名都極望遙,江南隱見隔南朝。青山半映瓜洲樹,芳草斜連揚子橋。隋苑樓臺迷曉霧,吳宮花月送春潮。汴河盡是新栽柳,依舊東風恨未消。”揚州將近,張道涵侍立船頭,遙望著揚州吟道。這詩李崇德和林純鴻從未聽過,紛紛問詩出何處。張道涵笑道:“松江陳臥子,名動江南,兩位忙於事務,不知也不為怪!”

李崇德嘆道:“江南人傑地靈,果然名不虛傳,尤以蘇松地區為甚。奈何專注詩詞,與民何用?”

張道涵笑道:“人文薈萃,文化繁盛,正是民生安定的體現,互為表裡缺一不可。”

林純鴻聽了,暗自好笑,李崇德和張道涵一路上字字機鋒,互不服氣,經常為一些問題爭論不休。林純鴻明白,李崇德崇尚實學,而張道涵崇尚心學,在根本理念上不說根本對立,至少分歧甚大,因此林純鴻從不加入兩人的爭論,只是適時的轉移話題,讓兩人的關係不至於鬧得太僵。

當下,林純鴻叫道:“揚州到了,快要停船啦!”

李崇德和張道涵收住口,往江岸上瞅去,只見的江岸上綠柳成蔭,端的秀麗無雙。隨著絞盤的飛速旋轉,巨錨直貫入水,牢牢的抓住岩石,將巨舟固定在江中間。

顧秀林疑惑不已,問道:“船不靠岸了?”

船長李應龍道:“船太大,揚州沒有適合停靠的碼頭,只好停在江中間了。”

“貨物怎麼上岸?”

“只好用小船轉運嘍!”

顧秀林等人瞠目結舌,喃喃嘆道:“這樣豈不是太麻煩了……”

隨著一船一船的貨物運送至碼頭,整個揚州轟動起來,市民和過往商旅無不跑到碼頭,觀看那艘龐然大物,對巨舟指指點點。揚州幾百年來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江舟,也難怪人們驚奇。

章節目錄 第三十七章 徽州會館

待聽聞該巨舟自荊州而來,市民們更是合不攏嘴,什麼時候荊州也能造如此大的船?於是,當林純鴻等人登岸後,立即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這讓李崇德和張道涵很不習慣,只覺得如坐針氈,恨不得馬上躲起來。而林純鴻、顧秀林則興奮不已,如此的關注度,對迅速開啟揚州的局面好處多多啊。最特別的要算孔應龍,這小子從江匪一下子變成了人們的焦點,內心的自豪無法言喻,高高的挺著胸膛,邁著八字步,眼高於天,恨不得告訴每個人:“看哦,我就是巨舟的船長啊!”林純鴻仔細一看,發現孔應龍手腳邁成了順邊,趕緊拉扯他,提醒他注意。

巨大的影響力果然對貨物銷售有利,西蘭卡普織錦和容美綠茶一下子成了揚州的交易熱點,到處都有商人在詢問哪裡可以買到來自大山裡的土特產。由於對揚州市場不瞭解,林純鴻就帶了幾種在嶽州和荊州貨棧銷售業績較好的幾種貨物,但是三桅帆船的載貨量高達三千多料,一下子幾乎將土人的特產收購一空,讓林德紹和彭新抱怨不已,哀嘆今年的業績要直線下滑。

林純鴻一點也不擔心貨源,貨物稀缺了,明年的產量自然會大幅度增加,有什麼好愁的?待到產量上去了,林純鴻自然可以決定收購哪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