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荊州和江南土豪之間,也鬧得太過火了點,荊州方面,居然開始質疑孔老二的統治地位,這算什麼事?
楊嗣昌是徹徹底底的實用主義者,只要對大明朝廷有利,就是林純鴻說秦始皇比孔老二仁慈,他屁也不會放一個。
但是,林純鴻在顧山胡鬧,朝廷也開始跟著動盪起來,這點,楊嗣昌就不能坐山觀虎鬥了。
剛開始,楊嗣昌聽聞顧山講學者大放厥詞後,還心頭暗喜。林純鴻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質疑孔子,恐怕會遭到天下人的反對,正好藉此牽扯荊州的jīng力,給他充足的時間,對朝政重新整合。
哪想到,第二rì,楊嗣昌就有苦說不出了。
一幫朝臣將雪片般的奏章遞到通政司,強烈要求朝廷下旨禁止行知書堂在顧山講學。更有甚者,還提出禁止開設..堂,徹底扼殺一切不穩定因素。
奏章一經上報,楊嗣昌就心知肚明,這股浪cháo並非針對林純鴻,而是對著他來的。
遵從孔老二,算得上大明的立國之本,朝廷自然要竭盡全力阻止這股歪風邪氣。但是,他楊嗣昌阻止得了嗎?林純鴻想在荊州說什麼,想透過報紙表達什麼,天下什麼人能阻止?
屆時,所有罪責,自然落在他楊嗣昌頭上。
楊嗣昌就是用腳趾頭也能想到,過一段時間後,彈劾他的奏章必將如雪片一般,飛到朱由檢的案臺上。
群蠅嗡嗡之下,他楊嗣昌還有jīng力去辦大事麼?
楊嗣昌苦惱萬分。苦惱之餘,又非常羨慕林純鴻。為什麼林純鴻想做什麼事情,荊州上上下下就擰成一股繩呢?
楊嗣昌仔細揣摩荊州的機構設定,方才發現荊州與朝廷最大不同,就是沒有都察院。荊州雖有監察府,但監察府主管立法、司法、監督百官,沒有監督林純鴻之責。
在大明,朱由檢也會受到來自各方的牽扯,不能任意行事,林純鴻這樣豈不是太逍遙了?
楊嗣昌本能地覺得,荊州的機構這麼設定,肯定會出問題,但僅僅就目前來看,效率顯然要比大明朝廷高不止一個檔次。
正當楊嗣昌一籌莫展時,楊一仁奏請與朝鮮重新接觸。
楊嗣昌稍稍一觀,心裡鬆了一口長氣:這份奏章,可以讓朝臣們忙活一段時間了。
楊一仁在奏章裡提到,天啟七年,皇太極初一繼位,便即征討朝鮮,朝鮮戰敗,稱這次戰爭為丁卯胡亂,崇禎七年,皇太極妄立,再次派兵攻打朝鮮,朝鮮李倧不得已納貢稱臣,將其子送入瀋陽當做人質。朝鮮目前分為功西派和清西派,功西派以金自點、崔鳴吉為代表,掌握了朝鮮朝政,主張與女真韃子妥協,苟延殘喘;而清西派以宋時烈為代表,力主武力驅逐女真韃子,與大明保持緊密聯絡。
前段時間,朝鮮派遣萬餘jīng銳,隨從濟爾哈朗劫掠宣大,遭敗績。朝鮮一時大譁,驅逐韃子的呼聲再次響起,金自點和崔鳴吉的壓力非常大。宋時烈趁機將鬆散的抵抗勢力凝聚在一起,試圖對抗金自點和崔鳴吉。
朝鮮居韃子後路,若朝鮮重為大明藩屬,則韃子如芒在背,寢食不得安。
目前,就應該趁朝鮮內部不穩,派人與宋時烈接觸,甚至可以派兵援助朝鮮。
初一看到奏章,楊嗣昌就明白,林純鴻又在對女真韃子出招。前段時間,驃騎軍兵出宣大,一方面為戰馬,另一方面,也是在女真韃子的蒙古一翼插入尖刀。現在林純鴻又籌謀著在朝鮮故技重施,試圖鉗制女真韃子,再加上遼東半島的旅順城,豈不是三個方向同時發力?
楊嗣昌嘆息不已,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不經意間,林純鴻著眼長遠,默默佈局。外界一直以為,荊州一時沉寂,顯得有點不思進取。而楊嗣昌卻看到了林純鴻濃濃的進取之心!
原本,楊嗣昌的長期規劃就是這樣的,林純鴻只是做了他想做,而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楊嗣昌心裡忽然生出一絲惺惺相惜之意。
林純鴻把目標瞄準韃子,客觀上給大明朝廷帶來了喘息之機,這自然是楊嗣昌夢寐以求之事,也是楊嗣昌為朱由檢的謀劃之一。
這個佈局,對林純鴻,甚至對大明朝廷來說,都堪稱完美,只可惜……哎……好的方略,都淪為政爭的犧牲品!
楊嗣昌琢磨來琢磨去,搖頭嘆息不止:為了轉移朝臣的火力,這條方略,只好暫時放下了。
楊嗣昌的動作非常快,看到奏章後不過一個時辰,便即票擬完畢,大讚此方略之完美,力推與朝鮮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