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會派出偏師劫掠宣大一線。”
“主力繼續駐紮在清水河畔,只派出偏師襲擊宣大防線?”涉及到大的戰略,盛坤山聽得有點頭暈,疑惑地問道:“這麼說來,鰲拜從河曲召回嶺北四部,就是打著這個主意?”
黃渤道:“十有**是這樣。我們在朔州的兵力,並不能隨意挪往宣大。”
盛坤山三邊出生,深悉韃子劫掠時老百姓的苦楚,自然想為鞏固宣大防線盡一份力,但黃渤的推斷有理,讓他頗有點煩躁。
他萬分不甘心地說道:“孫傳庭被執,陝兵不穩;王繼謨新任,平生未歷一場戰事,宣大防線堪憂。若真讓韃子在宣大一線開啟缺口,偏師隨時可得到增援,變為主力,真要是如此,我們就被動了!”
黃渤嘆了口氣,悵然道:“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宣大防線堅持的時間長點,損失少點。我們在宣府和大同插不上手,只能這樣了!”
正說著,忽然接到了林純鴻的密信。
林純鴻在密信中言道,孫傳庭近期很可能有牢獄之災,即便朝廷馬上任命宣大總督,宣大的實力也會被極大削弱。
大敵當前,卻禍起蕭牆,宣大處於危險之中。朔州方面,可向大同總兵王樸、宣府總兵楊國柱、山西總兵許定國及陝兵將領左勷、鄭嘉棟處處派人聯絡,以協調諸軍行動為名譽,組建參軍聯席署。
林純鴻在密信中明確告知黃渤和盛坤山,組建參軍聯席署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讓朔州方面主導整個宣大的防務。
至於如何操作,林純鴻提了幾個要點,一方面,朔州方面情報來源更為及時,可向諸軍共享情報;另一方面,諸軍若有困難,可量力支援;最後,無論朔州、宣大面臨的戰事是大是小,皆透過參軍聯席署擬定作戰計劃、發號施令,盡力使諸軍形成聽聯席署號令行事的習慣。
末了,林純鴻更是在密信中寫道:“……參軍聯席署,乃荊州軍在整合大明軍隊方面的重大舉措,慎之!慎之!”
……
看完密信,黃渤似乎沉醉其中,連聲大叫道:“妙!妙!妙!”
一連三個妙字,惹得張鳳儀好奇萬分,忍不住問道:“末將可否一觀?”
盛坤山將密信遞給張鳳儀,道:“自然可以!”
就在張鳳儀看密信時,黃渤喜形於色,興奮地說道:“都督此計,當前之窘境,可謂迎刃而解。更為關鍵的是,都督著眼長遠,恐怕數載之後,盛將軍號令宣大一線,諸將莫敢不從!”
盛坤山亦興奮異常,扳著指頭說道:“王樸、楊國柱、許定國皆酒囊飯桶,若估計不差,他們對參軍聯席署興趣寥寥,最多派一不太重要的參軍參加……至於鄭嘉棟、左勷,被孫傳庭提拔於行伍之間,作戰是行家裡手,現在正值他們猜忌朝廷,咱們可趁虛而入,先行拉攏兩員悍將!”
黃渤道:“王繼謨雖初至宣大,又是戰場雛兒,但是,他好歹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宣大總督。我擔心,王樸等三總兵會將此事推到王繼謨身上。不如這樣,我們雙管齊下,一方面從王繼謨著手,盡力說服王繼謨設立參軍聯席署;另一方面,以情報共享為誘餌,先將諸軍聚攏在一起再說!”
……
三人商議至深夜,最終定下具體行動方案,就待明日踐於行。
王繼謨,陝西府谷縣人,字顯我。崇禎十年底,薊遼一線被韃子攻破後,被朱由檢火線提拔為密雲巡撫。後來,孫傳庭下了詔獄,又被朱由檢一紙調令,調任宣大總督。
密雲,近在京師咫尺,京師裡發生了何事,孫傳庭因何下詔獄,王繼謨自然一清二楚。從內心而言,王繼謨絕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擔任勞什子的宣大總督。
王繼謨估計,上任後,面臨的首要難題就是塞外聚集的數萬韃子。韃子雖然在武衛軍的打擊下吃了虧,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趁著臨陣換帥的時機到宣大一線晃盪?
而且,王繼謨深知,朱由檢讓他擔任宣大總督,還希望他在維護宣大防線的同時,繆力推廣銀票!
大敵當前,驃騎軍和武衛軍在一側虎視眈眈,要推廣銀票談何容易!
更何況,宣大一線內,還有孫傳庭一手一腳帶出的萬把多陝兵。現在,孫傳庭被執,陝兵會不會犯上作亂,還在兩可之間。
這個時候的宣大總督,怎麼看都是燙手的山芋!
不過,王繼謨沒有拒絕的權力。按照朱由檢的習慣,看中一人,不行也得行!
王繼謨萬分不情願地至宣大赴任。初一至陽和,便宣佈孫傳庭之罪狀,由錦衣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