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年底開始大旱。約莫過了一年半,又開始大澇。一旱一澇間,老百姓一下子墜入黑暗中,生活困頓不安。旱災最嚴重的的區域,當屬往年極少發生災情的東部,辛夷前世居於北方,受旱災影響極小。
但是東部的難民源源不斷的逃亡北方,悽慘境況聞者傷心見著流淚,怎能不讓人動容。從對方勾勒出的場景中,赤地千里之後洪水交錯,百姓如墜阿鼻地獄。因為飢餓和暴亂,餓殍滿地百姓易子而食,一幕幕人間慘劇,在原本富庶的東部上演。
然而,災難固然可怕,**更讓人心驚。這次洪水災患本來只是正常的潮起潮落,可是東部地區有豪強大戶,私自開墾山林圍湖造田。導致水土流失,水道被破壞,這才使得洪水肆無忌憚的沖毀了堤壩,淹沒了民田。
至於堤壩為何經不起一點兒衝擊,辛夷乃平民百姓自然不懂其中彎彎道道。流民中有傳言,造成這一切惡果的,不是旁人,正是那些魚肉百姓貪墨修建堤壩銀子的地方官和工部下派的官員。
朝廷每年都會撥下來加固堤壩的銀子,但是經過層層剝削之後,真正用來加固堤壩的銀子少之又少。
辛夷前世看的心驚肉跳,大華國的災難說是天災實為**。她不是聖母,但也不是能夠坐視無數百姓被災厄吞沒的鐵石心腸。
可是想到那些上下沆瀣一氣的蛀蟲,辛夷滿心厭惡不知該如何抒發。災難只是引子,災難中百姓的表現才最讓人寒心。
前世不乏有趁著水澇災難大發國難財的人,辛夷對這樣的行為厭惡至極。但是她勢單力薄,只能義憤填膺卻無法阻止對方的行為。當時,辛夷只能盡其所能,幫助逃難而來的百姓生活下去。
要不是戰爭突然發生,柳元景領命出征,興許辛夷也不會將這一茬忘記。今時不同往日,重活一世,辛夷頓覺她肩負的使命很沉重。大災將至,無人預警,老百姓將要面對殘酷的天災**。
前世辛夷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只能眼睜睜看著百姓流離失所。但是,這輩子,她提前預知了災難,又有摯友相助,還與英國公府清遠侯府搭上了關係。
只要想辦法將天災將至的訊息透露出去,大華的百姓必然能少一些傷亡。即使,也許很多人並不希望這些訊息抵達天聽。
比如,那些貪墨銀兩的地方官,比如那些私自開墾山林的豪強,再比如那些大發國難財的商人。
回憶起前世的一幕幕,辛夷恨極。今生的形勢比前世還要嚴峻,前世雖然亂,並沒有發生恭奴人大規模進攻大華的事。
想到這一層,辛夷不由打了個寒顫,內憂外患天災**,糧食源源不斷的朝邊關運去。若是戰爭不能在今年結束,待到明年,乾旱造成的惡果閃現,百姓開始消耗餘糧,前線是否還是能支撐。
沒有了糧草,哪怕雄師百萬又有何作用,辛夷越想越心驚,最壞的結果浮上心頭。此乃大華生死存亡之際,她一個賣胭脂的商戶女子,又能有什麼用。
辛夷此刻好很,恨她不是封侯拜相的男兒,不能振臂一呼引得天下百姓雲集響應,共同抵抗災難。
更讓辛夷憂心之處在於,她什麼都知道,能做的卻太少了。
目前最緊要之事在於,怎麼才能將大旱將至一事透露出去。先前思慮柳元景時,辛夷還算樂觀,畢竟柳元景身為將領有親兵保護,他自己又武藝高強,出意外的機率不大。
但是接下來的災厄,牽涉到幾十萬人的性命,如果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提前預知了這些,辛夷怎能置之度外。
幾天下來,因為心焦辛夷的嘴巴開始燎起了水泡,虛火上升整個人憔悴不堪。青松和汪老夫妻,眼看著辛夷日漸憔悴,倍受驕傲,卻連原因都找不出。
明明前兩天邊關才傳來一次捷報,小姐當時聽了英國公世子的英雄事蹟,臉上還掛著笑。怎麼才過去了幾天,她的臉色就像是遇到巨大的打擊了一樣。
他們日日陪伴著小姐,她究竟遇到了什麼麻煩,為什麼他們一點兒也不清楚。青松十分受煎熬,恨不得大起膽子去質問小姐。
萬般無奈之下,青松只好給正源商行的少東家遞了帖子,希望他能開導一下自家小姐。
青松本來還想拜託林公子,但是師傅勸他林公子在府試中拿了頭名,恩科即將開始,他就要啟程進京,莫要去打擾他。
汪清直的話十分有道理,故而青松只請了鄭直。
誰料,他帖子剛遞出去還沒一個時辰,林然忽然帶著書童來辛宅拜訪了。林然和自家小姐關係極好,即使沒提前遞上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