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時,薛城和鄭直都保持沉默,認真的聽著。等到她說完後,薛城露出了驚訝的神情:“世上竟會有如此巧合之事,若說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能相似到這種地步,怎麼也是奇事一樁。不過,那女子僅憑容貌相似和同鄉來判定親緣,未免太過武斷。”
辛夷聽到這裡,怕薛城誤會解釋到:“怪我說的不周全,驚鴻自言是罪臣之女,家中本姓吳,年幼無知時被人帶入教坊之中,後來被宮中人挑中,帶到了平京城。對了,她的左臂上還有一塊胎記。”
這次,辛夷將驚鴻轉述的話原本說出,薛城的神色倒跟著嚴肅起來:“若真如你口中所說,這驚鴻和喜姝倒極有可能真的是姊妹了。一直忘記告訴你們,喜姝其實本姓吳,父親當年乃是一縣父母官。她叫吳可兒,還有一個妹妹叫吳秀兒。她後來卻打聽,只知妹妹被人買走,卻不知流落何方。”
兩人的話,竟是對上了大半,辛夷眸光一亮驚喜到:“我還怕自己過於唐突,沒想到誤打誤撞,興許還辦了件好事。既是如此,薛大哥回去後可向吳姑娘提一下,萬一兩人真是親姊妹,也算互相有個依靠。”
一直以來,對於辛夷而言如何稱呼喜姝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叫嫂夫人的話對不起薛城明媒正娶的妻子。直呼其名,又覺得太不禮貌,最後辛夷只能叫一聲不倫不類的姑娘。
好在薛城不在意這些,沒在稱呼的事兒上糾纏。
自打為吳可兒贖身之後,薛成對於的她的憐惜,伴隨著感情的加深與日俱增。每每看到她因為家人不在身邊,顧影自憐暗自垂淚,薛城都恨不得將她攬入懷中好好安慰。
他派出人手蒐羅了這麼久,沒想到卻在辛夷這邊,得到了吳可兒親人的訊息。只要想到吳可兒知道妹妹訊息後,激動喜悅的樣子,薛城的屁股就坐不住了。
“可兒知道這個訊息後一定會很高興。鄭兄辛姑娘,原諒薛某先行告辭,我要將這個好訊息告訴可兒。”
薛城歉然的說著。換來的鄭直和辛夷善意的笑容。
目送著薛城匆匆離去,辛夷雖說一直對於男人左擁右抱盡享齊人之福嗤之以鼻。但也不能不承認,薛城對於喜姝也是有真心在的。
在薛城離開後不久,鄭直用過飯後,與辛夷約好了改日商談天域奇香的生意,同樣告辭了。
侯府沒有鬆口的跡象,從麗人樓贖身大半年了。吳可兒還是在別院中居住著。她能等來薛城的時間少之又少,所以在看到薛城出現在院中時。不由自主露出如花笑靨。
幾日不見,薛城同樣深深思念著吳可兒,兩人見面之後,他忍住濃情蜜意的心思。將從辛夷口中得知的好訊息告訴了她。
初聽薛城講時,吳可兒面上掛著得體的笑容,哪料聽到最後,她的眼淚激動的快要滑落。
當薛城提及驚鴻與其有五六分相似,擅長歌舞時,吳可兒心絃本能一動,再得知她左臂上有一處胎記,吳可兒更是激動。
有一處相似可以稱得上巧合,這麼多雷同之處。絕不僅僅是巧合。
吳可兒心下惻然,她從沒想過今生今世還能聽到妹妹的訊息。
(明日替換剩下的文章(⊙o⊙)…,快完本了。節操丟的好厲害。。。)
不過畢竟沒有真正相處過,鄭直只能憑著男人的直覺推斷出,英國公世子似乎有心於辛夷。雖說鄭直對於林然疑似移情別戀的事兒耿耿於懷,但不代表著他就支援辛夷和世子在一起。
兩人之間天差地別,英國公世子那樣的人物,又怎會娶辛夷為正妻。別的女人。也許有寧為富人妾不做窮人妻的心思,但是他認下的妹子是絕對沒有的。
鄭直不止一次從辛夷口中聽到一夫一妻的言論。他剛開始不以為然。大華國稍微有點兒身份的男人,都做不出娶平妻的事,哪怕當今聖上也只有一個皇后。
當理解辛夷的一夫一妻指的是沒有妾室通房後,鄭直這才真正的驚訝。她為何會生出這樣的想法來,雖說鄭家家訓無子方可納妾,且門中子弟不可沉溺女色。
然而,鄭家的家規在外人看來,絕非主流更被有些人看做是沽名釣譽的行為。辛夷只是一個弱女子,對未來夫君要求如此嚴苛,讓鄭直萬分驚訝。
隨著兩人相處時間的增多,鄭直慢慢了解了辛夷的想法,也明白她不是說說而已。故而,鄭直並不認為,英國公世子是辛夷的良配。
薛城敏銳的覺察出辛夷語氣中的反常,她眼眸中的劃過的瞬間失神,讓他產生了愧疚之情。
明明知道柳元景大婚在即,他卻哪壺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