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比從前受寵了些。
柳元景出征了,當大華國上下幾乎全民皆知,英國公世子柳元景為了抵禦恭奴侵略,走上金鑾殿向聖上請命征戰。他是萬民心中的英雄,為了邊疆的安危,辭去了平陽公主的婚事。
對於普通人來說,尚公主何其榮耀,柳元景卻拒絕了,並且踏上了征戰之路。
自古英雄出少年,從來紈絝少偉男,這句千古流傳的俗語,被柳元景打破了。他乃是千金之子,本該在瓊樓玉宇中安閒度日,但是他義無返顧的選擇了從軍。
辛夷知道這個訊息時,漢陽初雪降臨,在漫天飛雪中,了柳元景沒有和平陽公主成婚,和他正率領軍隊踏上征途的訊息同時抵達。
報信的不是柳元景派出的人,前些日子有人隱約傳回訊息,辛夷有所準備。這次是官府傳回的準信,漢陽需要抽調一部分駐軍,送到邊境抵抗恭奴人。
刀劍無眼,恭奴人兇悍殘忍精於騎射,他們悍不畏死性情殘暴。和這樣一群人對上,柳元景真的能夠旗開得勝麼。
辛夷的喜悅只是一瞬,很快像雪花一樣融化。柳元景終於完成了他的承諾,退掉了聖上的賜婚。然而,他踏上了一條生死難卜的道路。鐵和血混合的戰爭中,他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沒有行軍大戰的經驗,又如何能保障在沙場上的安危。
白茫茫的雪花,覆蓋了大地,所有人交口稱讚,那位敢於力挽狂瀾的英雄少年。
唯獨辛夷,她在擔憂著,當太多的期望壓在肩膀上,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柳元景是否能抗巨大的壓力。恭奴人在大家有意無意的渲染,好像比雞子還容易對付。
太多太多的讚揚,狂熱而盲目的信任,讓辛夷沒辦法不擔心柳元景。她並非不愛國,她只是忍不住心中的擔憂,希望心上人能夠平安歸來。
薛城和鄭直對於柳元景幾乎要陷入盲目的崇拜,要不是清遠侯阻攔,薛城恐怕要跟上大軍一起出徵。
男兒對於戰爭有著天生的嚮往,即使上不了戰場,兩人也沒閒著。鄭直以正源商行的名義,為軍中捐贈了許多物資,薛城則隨著清遠侯府一起捐出了許多傢俬。
漢陽城中還有許許多多像鄭直以及薛城的人,雖然不能出力但是出起物資來毫不含糊。大家踴躍捐贈物資,讓辛夷對這次戰爭稍微樂觀了一些。
柳元景參軍了,金武在送辛夷回來後,只停留三天,匆匆趕回了京城。這樣也好,有金武和火武在,柳元景的安全至少多了重保障。
從遙遠的南疆到漢陽,重重大山條條太川,遙遠到連雪貝都飛不過的距離。從此之後,辛夷再想得知柳元景的訊息,只能透過前線傳來的訊息。
兩人想要見面的話,需等柳元景凱旋歸來,只是那一日,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辛夷只想告訴柳元景一句話,無論多久無論多遠,只要他回來,只要她好在,她就願意等著他。
戰火在邊關,不斷燃燒著,恭奴的鐵蹄在大華的領土上肆虐著。柳元景跟隨此次奉命領軍的兵馬大元帥宋德清,馬不停蹄的朝戰場上趕去。
急行軍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然而長長的隊伍中,沒有人叫苦沒有人喊累。所有人心中的想法都是快一點,再快一點,快一些趕到邊關去,支援他們的父兄子弟,支援他們的百姓。
軍隊存在的意義不是廝殺而是守護,守護一國的平安,守護簡單的幸福。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國,他們的子民家破了,他們要馬不停蹄的趕過去,將壞人驅逐出境內。
這是柳元景頭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急行軍,他曾以軍卒身份在軍隊中待過近一年光景。那個時候,他們也會急行軍一走就是許多天。
演練和實戰完全是兩個感覺,在漢陽時,柳元景每次和同夥一起急行軍,總有人想方設法的偷懶。還會有人對急行軍不以為然,認為當兵的最重要的是能吃苦會打仗。速度練上去了,難道要用來逃跑,當時這番言論還曾引起過鬨笑。
但是真正趕往戰場時,柳元景明白了急行軍絕對不是沒有意義的事。他們的軍隊從出發到現在已經整合了很多次,因為許多新徵入伍計程車卒,受不了如此大強度的行軍頻頻掉隊。
宋元帥為了提高行軍速度,不得不將軍隊按照體力,不斷對隊伍進行改編。(未完待續)
第三三二章 縱然故人在
軍隊按照行軍速度重新劃分後,速度快的日夜不停衝往前線,慢的則在後面尾隨。介時到了前線,軍隊也能有緩衝時間。對於戰爭來說,緩衝有著起著出奇制勝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