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氣高昂。此時去奪函谷關,不正是挾大勝之勢,可一戰而下?再者說,董卓、袁紹這些人帳下若有名將,為何會在虎牢關下遭遇大敗?太尉大人先前提出要儘快奪回函谷關,此時卻又拖拖拉拉,怕是別有用心吧?”王允看著葉墨,卻是一點都沒有下官看上司的意思,反倒是話語之中不斷的嘲諷。
葉墨儘管有些敬佩王允,但是不代表會一直容忍王允在這裡放肆。自己之前解釋的明明白白,王允卻還是不依不撓,這不是無理取鬧麼?“那依王大人的意思,皇甫嵩將軍和朱儁將軍盡是徒有虛名的無能之輩了?”
那王允一聽葉墨這麼說,頓時被嗆到說不出話來。自己方才只顧著要損葉墨的面子,因此才一直說函谷關守將之人乃是無能之人,可是卻忘記了兩位老將可是先在函谷關嚐到了大敗的滋味。
“夠了,先回去吧。大軍長途跋涉,也是辛苦。就算朕與愛卿都無需休息,但是這大軍總是要休整的吧。”看著兩人在這鬥嘴,劉協便開口說道。
劉協的話一出,誰還敢放肆?於是,一群人又跟著劉協回到了宮殿了,既然這傳回軍情的人都到了,那想必敗軍也不會遠了,加上呂布前去接應,估計就在當天的傍晚時分兩位老將便能回來了。
諸位大臣在議事廳等待,自然會有人送來飯菜。議事廳中,大臣們分佈明顯有抱圈。只是那袁槐,曾經百官圍著他如眾星拱月一般,如今卻是冷冷清清一個人,只能感嘆世態炎涼。
“袁大人,一起用食如何?”葉墨看著袁槐孤獨一人,走到他的面前說道。
那袁槐見有人和自己說話,頓感震驚。袁紹、袁術、袁遺三名袁家之人參與了董卓的會盟,甚至自己也算是有些參與。如今百官避自己如避瘟病,這個時候卻有人和自己說話,那不怕會遭受牽連麼?
袁槐一抬頭,卻發現是新晉太尉葉墨,頓時起身行禮,道:“如今槐朝不保夕,太尉大人若是想要邀人一統用食,自有大批的人。何須來找槐呢,到時候受到牽連豈不是不美?”
袁槐之前確實恨葉家,因為葉缺這個殘廢之人奪走了他的司徒之位。可是現在,他卻恨不起來,或者說沒有那個資格。袁紹等袁家之人的反叛,朝堂之中早就有人提出要砍殺了他用來威逼袁紹等人。若不是葉缺一力反對,便是袁槐有幾顆腦袋也早就被砍沒了。一個性命都依賴於他人而存活的人,有什麼資格去怨恨呢?
看著袁槐如此,葉墨也是苦笑了一聲,喃喃道:“人一走,茶就涼。既然茶已經涼了,袁大人又何須端著它不放呢?”
那袁槐聽到葉墨的低語聲,頓時一愣,幡然醒悟。是啊,茶涼了,倒了續杯新茶便是了,何須端著一杯涼了的茶暗自苦惱神傷呢?“多謝太尉大人指點。”袁槐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對著葉墨行了一禮。
葉墨坦然接受了袁槐的行禮,之後便邀袁槐與自己和葉缺一起用食。當然,曹操也在,因為算起來,曹操這個丞相司直算是葉缺的手下,受葉缺調遣。
傍晚時分,呂布回來,帶著皇甫嵩、朱儁、葉華以及百餘名敗兵。沒錯,就是隻剩下百餘名敗兵了,其餘的要麼戰死,要麼就被俘。
那兩名老將在朝堂之中見到葉墨之後,直接便走到葉墨面前,行了一個大禮,痛哭道:“悔不當初沒有聽從先生之言,導致函谷關大敗。”
葉墨怎敢受這兩位老將的大禮,可是自己只有一個人,如何能扶起兩位老將,最後無奈,也只能生生受了這兩個老將的大禮。
“兩位將軍,還請說一說函谷關的戰況,我等也好做出決策。”看著兩位老將,葉墨只能無奈的說道。
那兩位老將聽葉墨這麼說,頓時跪伏在朝堂之中,對著劉協緩慢的將函谷關的戰況皆是了一番。
原來,兩位老將在未到達函谷關之前便和葉華有了分歧。葉華認為可以趁這函谷關的守將還不知道他們的訊息,可以急行軍,打函谷關一個出其不意。只是皇甫嵩認為函谷關的守軍以逸待勞,若是急行軍,如何還能發揮出全部的戰力,因此將葉華的意見給否了,反而更加認為葉華不過是一個世家子罷了。
之後,因為皇甫嵩的決定先行休整的決定,使得函谷關的守軍有了準備。第二日,大軍與函谷關的守軍鬥將,葉華申請出戰。只是兩位老將軍認為葉華不過是一名不學無術的世家子,便沒有批准,而是讓北軍五校中的將領前去鬥將,卻都被敵將給斬殺了。大軍士氣跌落,兩位老將便直接下令大軍攻城,可是士氣跌落,再加上守軍早有防備,不過是丟下了一地的屍體罷了。
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