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他們在私下討論,但是他們還是會悄悄的說起的。
這個時候,這名士卒見要如此關心他,頓感祖上顯靈,自己竟然和這麼一尊大神說過話,而且這尊大神還碰過他。“小人沒事,小人沒事。回大人話,著火的地方乃是潼關的糧倉。”
葉墨一聽那名士卒說是糧倉,頓時便想明白了事情的大概了。只怕這是袁紹出的詭計,袁紹見他自己必敗,便先將潼關的糧草付之一炬,一來可以讓朝廷軍花費時間去救火,為他自己的逃命爭取時間。這二來,則是為了保證這些糧草不會落入葉墨的手中,讓葉墨利用這些糧草來攻擊與他。
只是袁紹沒有想過的是,葉墨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追殺到天水去擊殺袁紹。一來,士卒連番征戰,已是困頓不堪。二來,這天水和西涼乃是羌族和漢族聚居之地,異常混亂,牽一髮而動全身。要解決這兩個地方的問題,只能讓這連個地方的人自己去解決。這第三,眼見這春天就要過去了,此時良田裡還能補種有些作物,若是誤了時間,那這兩天可就要荒廢一年了。
而此時袁紹的一番動作,正好讓葉墨有息兵止戈的理由,葉墨又怎麼會不高興呢?
就在葉墨心中暗爽的時候,關外又是衝進來一隊士卒。那些人也不看清形勢,衝進來之後就是一陣喊打喊殺。而其中,領頭之人正是葉墨讓其帶著受傷士卒回函谷關的孫策。
(話說十二能求點推薦麼?推薦票數實在是少的嚇人啊。)
第二四一章:法正認主
孫策帶著一隊人馬殺入潼關之後,映入眼簾的卻不是朝廷軍和西涼軍殺的難解難分的場面,而是朝廷大軍已經將所有的局面都是控制住了。
本來按照葉墨的命令,孫策是應該在函谷關鎮守的。但是,孫策哪裡是一個能夠閒得住的人。葉墨讓孫策帶著那些傷兵回營,孫策本來就有點不情願。後來,孫策將那些傷兵帶回函谷關之後,越想心中越是不甘。於是,孫策便又帶了一隊士卒朝著潼關進發,然後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了。
葉墨看著孫策,頓時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若是朝廷軍此時還在和西涼軍相持不下,那孫策這支軍隊就是壓死西涼軍的最後一根稻草了。可是,此時孫策卻是屬於抗命不遵,戰場之上,那可是殺頭的罪名。
孫策這個時候看到了葉墨,頓時一個激靈。在他原本的想法當中,他來的時候朝廷軍應該還沒有拿下潼關,然後他自己就率著這千餘士卒殺進潼關,斬將奪旗,一舉定鼎。可是現在,劇本明顯不是按照孫策心中所想的發展下去了。
“大哥在此等候,小弟去看看有沒有漏網之魚。”孫策腦子一轉,老遠便開口對著葉墨說道。然後,孫策便帶著那千餘士卒去檢查潼關的個個角落了。當然了,這也只是作樣子而已,這些士卒也不傻,這個時候哪裡不知道站在這裡就要挨呲,頓時一個個跟著孫策便跑走了。
葉墨看著孫策那隊人遠遠的離他而去,頓時更是無語。但是,葉墨也沒管孫策,只是任他自己去了。
“主公,不管嗎?”典韋看著葉墨衣服無可奈何的樣子,便衝著孫策離開的方向努了努嘴,然後說道。
“算了,由他去吧。不過,孫策這小小年紀便如此多的精力,洪飛以後任重而道遠啊。”葉墨看著典韋,一副你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辦好的表情。典韋看著葉墨的樣子,儘管沒聽明白葉墨那文縐縐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不妨礙他理解葉墨到底是什麼用意。
而此時的孫策,卻不知道自己以後再典韋的手下,迎接他的是怎麼悲慘的命運。孫策這個時候還在為自己的機智而洋洋得意呢,畢竟,孫策覺得自己能從葉墨手中逃過一劫啊,卻不知,那是因為葉墨現在還不想收拾他而已。
葉墨帶人將西涼軍押解到一旁,準備打散分開弄到自己的軍隊當中,這自然是沒什麼好說。
且說那羅氏兄弟,自朝廷軍進入潼關之後,便偷偷的潛入到了潼關的牢房之中。或許有人會很好奇,潼關乃是軍師重地,險要關隘,怎麼可能會有牢房呢?
其實不然,潼關雖為軍事重地,但是,同樣也是交通要道。一些被通緝的要犯就可能想要矇混過關的時候被守關計程車卒抓獲。如此,潼關就必須要準備一些牢房用來關押這些犯人的。同樣,或許有一些士卒觸犯了軍法軍規,同樣要有一個地方用來關押的。
羅氏兄弟潛入牢房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法正。當時法正被逢紀陷害的時候,袁紹便令人將法正關押在這牢房之中。羅氏兄弟認為法正是一個好人,之前不敢來解救法正,那時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