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於習俗,他讓自己管的也不過是王府內部的事。盧八娘一直在等一個合適的楔機,把手公開地伸到外面的正事中。

現在司馬十七郎新組成了淮北軍,所有的部門都是臨時拼湊的,正是盧八娘掌握淮北軍後勤事務的絕好機會。掌握淮北軍的後勤就等於掌握了淮北軍的命脈,當然也就奠定了盧八孃的非同尋常的地位,也會保障她將來的尊榮富貴!

不過在這種情形下,盧八娘還是要推讓一下的,“軍需官們可能不太懂這些,不如我讓管事們教教他們?”

“不懂也是有的,不過最主要的還是不用心。”司馬十七郎說道:“王妃一個女流,輕易不出府門都能清楚的事,他們竟然還沒弄明白?”

“這些軍官們既然能跟著你離開京城北上,做事自然不會不用心,只是他們原本出於行伍,更關切地是行軍打仗,獲得軍功,所以在買糧這些事上反倒用的心思少。”

盧八孃的這些解釋還是很合情合理的,讓司馬十七郎更加覺得買糧這些事情應該讓王妃負責,而且他也不是沒懷疑有的軍需官貪了些錢。司馬十七郎不可避免地猜忌軍需官,“雖然是這樣,也未必沒有人中飽私囊。”

“若是王爺有如此的擔心,那麼購買糧食和物資的事情我就都擔下來吧。”盧八娘理解地說:“所有物資的大帳也都放在我這裡,以後各隊領取東西都在我這裡,王爺就放心吧。”

“只是王妃太辛苦了。”司馬十七郎非常感動,他伸手在旭兒的小臉上摸了一下說:“還要帶著兒子,你能吃得消嗎?”

“沒關係,就是累一點也是應該的,”盧八娘笑著看在自己懷裡睡得非常香的旭兒,“我們都是為了他。”

是啊,誰也比不了王妃對自己全心全意,對於北伐,沒有人會比王妃更盡心,她一點猶豫也沒有就把嫁妝完全投了進去,因為他們是夫妻,利益完全是一致的,而且他們還有兒子!眼下他們的奮鬥,不正是為了子孫萬代嗎?

第五十九章 舍安穩盧八娘渡河選營寨十七郎駐軍(一)

盧八娘拿到了淮北軍後勤的大權後,確實也是盡心盡力的,這是她的事業,她的未來,豈能不全力以赴?

她將自己的手下融入了淮北軍的團隊中,讓他們發揮著更大的作用,而且有了這些人,也為淮北軍騰出更多的人手專心於作戰,畢竟淮北軍是去收復失地的,打仗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而後勤就交給她好了。

一系列新規則形成了,軍中的反響也很好。畢竟是初建立的團隊,大家思想統一,充滿信心,正是最有活力的時期,接收新生事物能力也強,又極少負面的情緒,盧八娘很容易就把後勤的大部分問題都理順。

大部分曾經經手後勤事務的軍官還非常感謝她,因為這些工作確實不好做,真不如讓他們去打仗來得容易一些。

因為籌糧已經越來越難,糧食的產量本是固定的,誰也不會為了錢把家裡過冬的糧食也賣了,而且越向北,人口越稀少,秋收的季節卻到得早,秋後糧食價格最低的時候也過去了,一石糧很快就漲到了五六千錢,而很多世家大戶的糧食根本不向外出售,其它的物資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司馬十七郎差不多天天要與盧八娘商量糧食的事,現在淮北軍每天要用掉一百石糧食,而且一路北上,陸續還新加入的人,現在手中的糧食不用說支援到明年秋天,就是過冬也不能。總之,買糧的事還要再抓緊。

盧八娘一直在廣開門路想辦法弄糧食,“我派了更多的人去更遠的地方聯絡買糧,又拿出大戶人家喜歡的高階錦緞,還有孟白送的金銀錠換了些糧食,再有先前給丁桂、吳璉等人帶信時也讓他們想辦法多帶些物資過來。”

吳璉是為盧八娘掌管益州牧場的人,也是她唯一留在益州的心腹,既然不可能再回益州了,盧八娘便通知他也來淮北。雖然丁桂和吳璉都是一時才俊,也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助力,但司馬十七郎也明白,從千里之外趕來,他們不可能帶過來大量的糧食,“我們還要想辦法在沿路儘量籌集,到了淮北,千里荒地,就是想籌糧也沒有地方可籌了。”

但是再難,司馬十七郎也不會縱兵去搶,他注重名聲,帶兵一向不擾民。他也想出了新的辦法,那就是每到一處,親自折節拜見當地士紳,懇請他們或贈或賣些糧食支援他北伐。靠著他過去的人望,又得了些饋贈,盧八娘也藉機買了些糧食。總算收到了近兩萬石糧食,但錢帛也全都花乾淨了。

到了最後的一段路,到了當年受到蘇峻之亂最重的平郡,正是司馬十七郎率軍將蘇峻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