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兒戚然道,他一直不能忘記賀氏用手捂著哭花了的臉,哽咽地對自己說:“那樣我寧肯嫁個完全不相干的人,也好過日日的折磨。”
那場景,現在想來他還是痛徹心扉。
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開朗夫救妻虛驚且團圓〔一〕
司馬十七郎原本就不願兒子納鮮卑貴女為側妃,但是他的原因自然與旭兒不同,聽了旭兒的話並不贊同,不快地說:“只有我們挑賀家娘子的,哪裡還有她不願意的!”
“不是誰挑誰,而是將心比心。我既然不能娶賀氏,她進門只能是側妃,我不偏心她,上面又有正妃壓著,就是生了兒子因為賀家的關係也不能用心培養,那樣她的日子難過,我也一樣會傷心。”旭兒早已下定了決心,“父王不是也說過不要收鮮卑女子進王府嗎?”
漢人與鮮卑人聯姻,是極好的事,但是對於淮北王和世子來說就不那麼合適了,因為如果生出了有鮮卑血統的孩子,特別是鮮卑幾大高姓人家,他們一定會支援自己的外孫爭□□力,反倒容易引起各種亂象。
“鮮卑貴女雖然美貌無雙,但是不被女色所迷正是男子漢就應有的決斷!”司馬十七郎拍拍兒子的肩表示贊成。
“這兩年我會把心思都用在政務和學業上,讓自己有象父王和母妃一樣的才幹。”旭兒堅決地說:“至於親事並不急,父王和母妃作主即可。”
淮北王世子的婚姻大事,不只是司馬啟明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淮北王一家之事,而是整個淮北的大事,甚至還會是國家的大事。
對此司馬十七郎指導兒子道:“娶妻是人生中的大事,最能看出人的品行。你看你母妃,出身高貴,秀外慧中,即能扶佐父王成就大業,又生養教導了你們兄弟三人,你將來也要娶這樣的。”
是的,司馬十七郎什麼時候都承認盧八娘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正妻,他甚至於盧家四房也非常滿意,“你外祖是再謙和不過的人,你舅舅又是極勤勉極老實的性子,有這樣的外家,對你們兄弟都是極有益處的。”
不過這番話說完後,父子二人一起沉默了,如此的典範現在也勞燕分飛,司馬十七郎勉強笑笑補充道:“你母妃什麼都好,就是妒了點,你一定要娶個大度些的。”不用說王府,就是普通計程車人身邊也會有服伺的女人,出身王府的司馬十七郎從來就覺得嬌妻美妾的生活才是常態。
“哪有人真會大度啊!”旭兒見父王在自己的步步設計下終於將話題轉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上,馬上搖頭道:“父王,你還記得幾個月前你派我去查的一個假公濟私的案子嗎?”
他詳細講了楊月嬋之案,“最初我本想用楊月嬋案勸說母妃,可是母妃不但沒有被勸服,反而說說每個人的要求都不一樣,她就是要求特別高的。然後我也懂了,楊月嬋最初選擇了容忍,可結果是她忍來忍去差一點就沒有生路。”
“而且,父王,母妃為了你不是沒忍過,你先前就傷過母妃的心,還不是一次,對吧?”
司馬十七郎反省了一下,終於發現原來自己曾經也像一些他瞧不起的人一樣,讓王妃傷心過,但他還是有些不甘,“你母妃是有些與眾不同,不過從道理上父王總是對的吧?”
“聖賢書上說的並不全是對的,上天的安排不是更符合大道嗎?,”旭兒又道:“母妃知道自己是對的,但是她並沒有強硬地把自己的想法加之於別人,正是她的大度。可她的心裡最明白不過,所以她也最難過。”旭兒說:“我想好了將來我也不納妾了,這次寫信我特別告訴了母妃,讓她心裡寬慰一些。”
旭兒又將路上統計人口得出的結論一一講給父王,“我打算繼續帶人分析人口冊子,應該還有有更多的結論,不只能控制淮北官員們一直想放鬆納妾制度的輿論,也能對很多方面有所益補。”
“父王,你看我想得對不對?”
“父王,父王!你睡著了?”旭兒叫了兩聲見父王那邊一點聲音也沒有,以為父王睡著了,雖然他還有非常多的道理要對父王說呢,可是他只有輕手輕腳地起身幫父王將被子掩好,心想;“父王實在是太累了。”
然後他回到自己的榻上躺了下來,翻了個身嘆了聲氣低聲道:“唉!身為世子,我一定要堅強。”說過後不免又想到了每天都想上幾回的賀家娘子,“賀氏,我是為了你好啊!”可是他再輾轉反側,十幾歲的少年入睡還是快得令人不可思議,沒多久他的呼吸就變得悠長而平靜了。
司馬十七郎裝做睡著了,再也不吭聲。直到自認為憂傷得要命的旭兒在一旁的榻上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