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馬十七郎的許諾並不是他的本意,當然盧八娘並不懷疑十七郎的誠意,但是,她不願意壓抑自己,自然也不願意壓抑十七郎。

過度的壓抑只會帶來惡果。

第百十二章 為甘願盧八娘苛求深思慮小世子醒悟〔一〕

燭光下,盧八孃的臉上還是那樣的平靜,平靜得過了頭就帶了些冷漠,“不了,我是反覆想了幾天幾夜才想透的。我們一起北渡淮河時的目標已經實現了,再沒有什麼需要一起去奮鬥,從現在開始更多的是分岐,最好的選擇就是分開,心平氣和地分開,避免互相傷害。”

“富易妻,貴易友,”在盧八孃的冷漠中,司馬十七郎也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怒氣,“你是說我是那樣的人?”

“當然不是,”盧八娘覺得自己不盡快表明,司馬十七郎一定會再次暴怒起來,他一直謹修品德,以道德楷模自居,如果得到如此的評價一定會氣瘋的,“但是,成功後的一切確實與以前不同了啊,這你也不能否認。”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樣的事固然有,但一樣也有溫和的杯酒釋兵權,挪到前世,生意做大了拆夥也很常見,大家各自奔發展亦不是壞事。畢竟事易時移,情況不同了。盧八娘努力表明,她雖然要暫時離開一段時間,但一點也不想與司馬十七郎徹底決裂。

司馬十七郎這個人一直沒變,在奮鬥中他是沒有心思納妾或者玩些別的花樣,盧八娘用了些手段便將王府控制在理想的狀態。但是北地的收復,淮北實力的增加等等已經打破了過去平衡的支點。

不只是司馬十七郎納妾之心復起,就是各方勢力也都盼著將家中的女兒送入王府聯姻,只憑盧八娘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反抗如此強大的力量,特別是司馬十七郎並不站在她這邊時。

盧八娘又開口了,“如果一定要用類似的事情做比喻,我倒是願意做范蠡而不是文種。”

當年越王臥薪嚐膽十年滅吳後,面對帝王的猜忌,范蠡選擇了泛舟西湖做富甲一方的陶朱公,就要比文種堅持與越王死磕到底高明得多。而這個結果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越王並不是不容人,不損害他利益的他自然能容。

盧八娘把她的青山城當成了范蠡的西湖,她只佔了淮北東部一隅發展生產,促進貿易,對司馬十七郎淮北的大局只有益補而無損害,而且將來她自然會把青山城留給他們的兒子,司馬十七郎應該沒什麼不能容她的。

而且就是不能容,她也不是沒有自保的能力。

“你在平北城過你想要的生活,留我在青山城裡悠閒自在,這是我們最好的結局。”盧八娘輕輕地吐了一口氣,“你只要把淮北王妃的位子留給我,別的我都不管了。”

王妃一向擅長講歪理,而且她的歪理還讓人無可辯駁,司馬十七郎心浮氣燥,“我不是說不納妾了嗎?”

“可是王爺,你能甘心嗎?”

是啊,這話正說到了司馬十七郎的心坎上,他是不甘心。小董氏撞上來時,司馬十七郎心潮澎湃時也曾想了很多,當年王妃嫁自己時曾說過要給自己納廣納美妾,又說要將崔氏嫡女給自己為妾,可後來呢?自己到了四十歲還一個妾室都沒有呢!

差不的官員士人,都會有妾,很多還有幾個雖然沒有名份,但其實也是在身邊伺候的女人。而自己做為鎮守一方的藩王,其實只有王妃一個女人,這實在是太可笑了,可笑到他從不敢在任何人面前承認。

所以他便動了心。

不過自己只提了一句納妾,王妃不僅不同意,而且偷偷地離開了王府跑到鹿島。想也不用想,只有答應不納妾王妃才能跟自己回去,所以他便許諾了,也打算言出必行,畢竟王妃是他的正妻,他不願意夫妻離心才又讓了一步,只是心裡還真是很委屈。

看著司馬十七郎的表情,盧八娘知道自己都說對了,她不等十七郎回答又說:“我信你言出必行,但是不甘心卻不是諾言能束縛得了的,隨著不甘的嚴重,我們間也會生了隔閡,甚至反目成仇。就象我本也想忍了小董氏的,但是我就是忍不了,才要離開王府。”

王妃說的每一句話司馬十七郎都沒法辯駁,他頓了一下道:“你想沒有想到我們的兒子?他們還小,又沒有娶親,你離開王府對他們很不好!”

“旭兒已經大了,在你的教導下會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淮北王的,捷兒很快去書院讀書,順兒先跟在我身邊,每年我也會帶他回王府住上一段時間。至於他們的親事,我自會用心,也會與你商量著辦。”盧八娘掃了他一眼,“而且,如果將來你有了嬌妾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