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部分

是關心他們的。畢竟是宗法社會,同姓同族本就要相互照應才能更好地生存,更何況他們都是親生的兄弟。

“虧了王妃賢良。”司馬十七郎真心感謝盧八娘,驕傲如盧八孃的貴女,能夠對自己的兄弟們這樣用心確實難得,家裡的事自己只要交給她就能放心,“雖然生氣,但總不能不管,我才知道二十三弟的親事還沒有著落呢,下面還有好幾個,你看看幫他們都挑個差不多的人吧,別的都不要緊,只是一定要士族出身。”

盧八娘心裡一笑,就是這樣生氣,司馬十七郎也沒忘了給兄弟們結一門像樣的親事。她略沉吟了一下,“淮北軍營裡士族女本就很少,而二十三郎幾個年紀卻又拖不起了,還真要抓緊呢。”

司馬十七郎曉得這些難處,“這些事也不是能急得了的,再者總要他們懂些事了再成親,總不能耽誤人家的女孩,只是要先打算起來。”

“你放心吧,我都懂的。”盧八娘嗔道,論賢良盧八娘覺得自己裝得還不錯,只看司馬十七郎將青州都給了自己,也確實應該賢良一點,比起青州的收入,幾個弟弟娶親又能花多少錢呢?

不過呢,盧八娘哪裡是真賢良的人,小叔子這種生物她實在喜歡不起來,對她來說,拿點錢不算什麼,娶親也沒關係,但是她可不想與這麼幾些個討厭的人經常打交道,尤其是今天二十四郎的那幾句話,讓她心裡噁心極了,若不是自己先向司馬十七郎報了備,而他也信自己,弄不好自己就成了一個苛刻小叔子的嫂子呢!

總要把司馬十七郎兄弟的事完全撇開,於是盧八娘體貼地說:“弟弟們還小,總要有人好好教導他們,我一個嫂子總不適合說太多,就像二十四弟納妾的事,他大約沒聽明白我的意思,就有些不服,可我是嫂子,總不能眼見他犯了大錯不管。再則叔嫂間若無他事,也不好常見面的。我們既早就分家出來,不如也建一個宗祠,讓十哥做宗令,將淮北皇室子弟都管起來,我每年可以拿出些財帛補貼大家。”

“讓十兄管管他們倒是個好主意,”司馬十七郎很認可盧八孃的意見,“至於補貼還是算了吧,越是給他們補貼,他們越是一事無成,讓他們都去做事,掙俸祿養家。”

“你提到建宗祠的事我也早就在想了,只是先前不是合適的時機,現在倒是辦起來的時候了。”司馬十七郎對於宗祠大事一向都非常重視,《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指的是祭祀祖先的儀式;戎,指是的出征前祭祀社稷的儀式,也可以代指戰爭。

戰爭,是一種保證,只有透過戰爭才能支撐和保障淮北新政權的存在和延續。而祭祀,不只是從歷史的根源上來宣示淮北政權的正統,也是凝聚淮北軍的精神,司馬十七郎供奉先皇遺詔,其實就是同樣的道理。

果然司馬十七郎道:“我們既然分宗出來,必要自己建宗祠的。地點我也想好了,就在淮北軍大營旁,以供奉皇祖父遺詔的大殿為最中心再建幾座殿堂。你在周圍留出幾千畝皇莊,供祭祀和救濟族人之用。”

“而且我想以後,不只是齊王府的弟弟們會陸續過來的,也許妹妹們也會被送過來,說不定宗室也會有人來淮北,我們也該早些打算,定下成例,一視同仁才好。”

盧八娘早就慮到了這裡,今天這麼多人到淮北,沒有齊王夫妻的默許肯定是不成的。要知道這麼多的兒子就是無底洞,他們已經負擔不起了,便轉嫁壓力到這裡,不得不說,齊王夫婦真不傻,也真不要臉!

而且司馬十七郎並不會推諉,他一向有著封建大家長的自覺,毫無疑問地會接下來,看來他也想清楚了,這麼多的人,他若是都養著,將來恐怕會是更大的麻煩。只能逼著他們上進,當然這才是真正為他們負責。

於是盧八娘讚道:“王爺,若是隻拿點財帛供養其實是最省心省力的,你是真心關心兄弟們,才讓他們習文從武,這是為他們長遠打算啊!”

“你當然明白我,”司馬十七郎嘆了一聲氣,“唉,只怕他們都不懂,現在正在背後罵我!”

盧八娘見他長吁短嘆的,便安慰道:“我們的兒子一定要教養好。”

果然這樣一句話就給司馬十七郎補充了十足的正能量,注意力也轉移了,“不錯,特別是旭兒,他是長子,將來身上擔的責任重著呢。要麼我現在就給他請個名士做先生?”

“他才剛過兩歲的生日,”盧八娘笑道:“再怎麼也不能撥苗助長。”

正說著,寧姑姑牽著旭兒走過來,“小世子該睡了,正要到前面請王妃回來呢。王妃就正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