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六章 終有離別時

兩個定點於頭頂凝出,相距約正是雙臂張開的距離,深於地下一米左右,亦是一點,這一點卻是一個自旋點——三個點,組成了一個最簡單的,尖端朝下,前傾了大概二十度左右的三角形。卻因自旋點、定點的特性不同,簡單糾結之後,夾著銳角的兩條糾結線就如是犄角一般,風塵的精神,在糾結的線上滑行,一股無形的風,便逐漸生出,沿著兩個犄角旋轉、運動,形成了低壓漩渦。風塵乘風而起,不禁驚訝:“還真的飛起來了?含沙你真厲害,這麼簡單、精簡的結構,怎麼想到的?”

含沙道:“理論研究,我不如你。但說到應用,你不如我……只限於你如今還未晉立體幾何,更未到歐幾里得空間的程度,其用法,也是無窮無盡的!”

風塵道:“厲害!厲害……這個其實和蒲公英的飛行原理很相似,都是利用了氣旋作為動力,形成壓差。只是沒想到你竟然可以透過一個最簡單的三角形,就搞定了!”這一點,風塵是真佩服!

含沙輕盈的躍步,圍著祂轉了一圈,說:“來,唱一首歌。”

“我欲乘風破浪,踏過黃沙海洋……”

風塵心頭一動,就唱了這麼一句。

含沙等了一下,竟然沒了。就問:“然後呢?”

風塵道:“我就記得這麼一句……”然後又跟著調子“啦啦啦”了一段,雖然記不住詞,但旋律還是蠻熟悉的。含沙送祂一個白眼:“我要你這廢物有何用?”然後就留給了風塵一個背影,自己提速攀高——風塵卻是不敢太快,只能繼續按照自己的速度上升——背上還揹著書包呢,裡面就是含沙的本體,可承受不住急速上升帶來的壓力變化。如果只是風塵本人,倒是無所謂了。祂這樣的細緻,倒是讓含沙心中暗暗歡喜,過了須臾,就一閃,又出現在了風塵的身邊,說:“問你一個問題啊。”

風塵道:“你說。”

“四萬加四萬等於多少?”含沙問的很快。

“八萬啊……”

“那四萬乘四萬等於多少?”

“十六億……小樣,套路我是沒用的!”風塵秒答。含沙“切”了一聲,說道:“你這人真無聊,我再給你一次機會!”

“那……十六萬?”風塵試探。

“乖……”笑摸一下風塵的頭,含沙道:“這就對了嘛。俗話說得好,難得糊塗,這樣不就有意思多了?”

風塵無語,說道:“你這是教我揣著明白裝糊塗呢?”

含沙嗔祂一眼,問道:“怎麼?你有意見?”

“沒有!”

風塵答的飛快。

說話的功夫,一人一陰神終於是到了對流層、平流層的中間位置,風塵第一次使用這樣的飛行方式,速度卻是要比往日慢了一些。到達了指定高度之後,風塵就切換回了力場,將各個點散去,張開雙臂感受了一下虛空的風,喊了一聲“開工”,就開始了自己的工作——由平面,至於立體的蛻變。一個最簡單、最穩固的正四面體出現……四個點構成的一個最簡單的立體圖案在風塵的控制下變換不休,一如科幻電影中才能見到的場景。

但這個四面體,卻只有風塵自己可以看到。

神束線在上面切割,風塵一邊風行記錄。含沙則是在構建自己最基本的電路邏輯……這是最簡單的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

在這一片幅員遼闊的土地上的文明伊始,上古時期,先民得《河圖》《洛書》,開啟了獨屬於華夏的文明。

由一個、一個點組成的圖案,給了人啟發,於是“結繩記事”的歷史,就這樣開始了。以一組、一組或者開,或者斷的繩結,記錄一些特定的資訊……掌握了繩子的人,掌握著編譯的規則……逐漸的,由簡單到複雜,隨著資訊變得越來越複雜,記錄的繩子數目也在增加,從原本的單根的繩子,逐漸變成了兩根一組、三根一組、六根一組……於是,一組繩子,就可以表示一組資訊,這組合的最基礎的變化,就是:

《易》

之後,便在《易》的基礎上,誕生了太乙、六壬、奇門,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數學、玄學體系。

陰陽、五行皆在其中,皆出其理。

……

含沙、風塵各行其是,時如流水,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整忙了一個晚上,含沙也沒有多少進展,風塵這裡倒是高歌猛進——有了前面的點、線、面的基礎,本人又對各種歐幾、非歐知道的一清二楚,這一個過程就變得和“複習”一樣,既有基礎,又有見識,寬度和廣度都具備了,如何解讀也心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