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若無的力場釋開,風塵揹著書包、書包裡待著含沙,飄飄然如仙人哉,乘風而起,不長時間,就上了萬米高空,在對流層的頂端、平流層的底端停駐。含沙出了陰神,和風塵各行其是——風塵繼續探究“幾何”,在昨日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深入,從平行四邊形,到普通的四邊形,再到長方形、正方形——
正方形,無疑是這裡面最為“周正”的一個,風塵定出四點,糾結四邊,中心的交點釋放出不強的吸力,周圍遊離的電離子被吸附過去,而整個面內,卻不斷的有電離子生出,風塵置身於其中,如在一層膜上……滑行。
這一週正,是很穩定的。
或在糾結的軌跡上,或是在面上,風塵於一動中能夠感受到其中的,一種細微的變化,或者說是“牽引”……
本質依然是一種聯絡、牽引和控制。但卻更為精確、綿密,在順應其形成的軌跡執行的時候,一如滑行!
祂試驗種種可能,體會其中細節。又藉助於網際網路,劫持算力,進行計算——祂的大腦,卻並不能夠如同咼鬼一族一般,一個人的大腦的計算能力,竟然要比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都要強,並且還能透過神束線,進行不同規模的聯機計算。但即便如此,計算的效率還是非常、非常的高的……祂一邊試驗,一邊說道:“或許,基於歐幾里得的幾何理論的這種陣,應該算是古典的陣了吧?”
含沙掩口笑,說:“要是稱為古典魔法,似乎更加好聽一些。不過,你這話要是讓旁人聽了去,肯定會以為你好高騖遠的……一般而言,‘民科’才做這種白日夢,不是嗎?”
她說著話,工作卻不停下。她正在嘗試著,將河圖、洛書的演算法以電路來實現——然而這比較難。
這要比“加法器”更難!二進位制之所以成為電腦的基礎的基礎,並不是因為多麼複雜的理論,而是因為要用電路的開斷來實現運算,二進位制最合適——但含沙要做的,卻是五行生剋、陰陽變易作為基礎的運算。這本身就是一件從未有人嘗試的事:懂得傳統術數的人不一定懂得電腦,懂得傳統術數的人,也不一定懂得術數的原理;懂電腦的,估計也不怎麼懂得傳統的術數……
很矛盾!
不過含沙卻是既精通彼又精通此的。
風塵道:“這麼複雜?”
卻是祂看了一下含沙的電路設計,感覺到很複雜,完全沒有加法器的那種簡單、直觀。
含沙“嗯”一聲,說道:“應該還能簡化,不過先這樣。解決了有和沒有的問題,然後再說其他的。”
“運算對比一下試試看……”風塵一飄,就到了含沙的身側。含沙道:“好啊,我們模擬執行一下。首先,忽視線長,從一個節點到另外一個節點的時間,我們設為一秒鐘。這樣更加直觀一些,這是我設計的,這是現在的加法器……”含沙確定了數字,然後開始進行相關的運算。
是一個簡單的加法運算,起先數小,涉及進位少,現加法器的速度明顯快了一些。但隨著數字過了百位之後,含沙設計的電路卻更快。
確定一數,加一數,執行一位,進位……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過程,因為含沙將每一步運算過程都定義為一秒鐘,於是瞬息的速度之間的快慢,就被表現了出來。
“步驟更少,所以更快……現行的加法器電路,想要實現同樣的速度,就需要更多的加法器結構,這也就意味著更加費電。”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在活兒少的時候,現行加法器佔優勢,我們處於劣勢。但活兒多的時候,我們就佔優勢,它們只能拼人海戰術,增加更多的運算單元。計算量越大,我們的優勢越大,唯一的缺陷,應該就是這個基礎電路複雜了一些……”好吧,這的確應該是“唯一”的缺點。
“有了你這個,其它方面實現起來,也算是有基礎了。能不能繼續最佳化結構,怎麼最佳化,怎麼整合,慢慢來吧……”
“你的工作室該招人了!”
“嗯,回去再說……”
“我要做團隊的主管——這個專案歸我負責!”
含沙一臉的認真。
風塵問她:“你打算視訊會議進行遙控?”含沙點頭,問:“可以嗎?”風塵道:“當然可以了,有一個團隊在,你的工作量就能少上一大半。許多不是必須你去做的事情,也會有人幫你做好,能省下極大的功夫。不過,想要僱上一些樂意來咱們工作室的人,估計並不是很容易!”
含沙一想,說道:“也是,估計一聽見你說什麼五行陰陽的,都跑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