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鬼?”風莎燕輕喃!這“天鬼”一說,源於墨子,書於墨經——有人荒誕的將之理解為“鬼魂”,一個善良的、賞善罰惡、秉持正義的鬼魂。但實際上,“天鬼”一詞的含義,卻並非如此,只有明白什麼是“天”又什麼是“鬼”,才能夠明白“天鬼”是什麼——“天”者,人之得一,謂之大,大之得一,謂之天,一個人明白了處世之道,處世的規矩,能夠辨析善惡,這就是大,或者說是大人;而大人之處世的規矩,其歸根到底是如何產生、形成的,這一個根本是什麼,這就是天!簡言之,天即是一個群體叢集,成為一種社會性動物的社會性根源,為什麼要有社會性?為了生存,為了生活,為了更好的生活……於是,這個社會群體就會根據這一條,形成一些規矩,這個規矩,就是“天”,“大”就是大人,是懂得維繫這一群體性,並且適應其中的人!“鬼”者,人死之為鬼,歸也!它指的是一種精神的歸宿!於是,我們可以得到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的含義:
天鬼——天之精神!
以生存、生活、更好的生活為基礎,形成的義、利、信以及個體的行為準則,即是天,彰顯這一種精神、延續這一種精神,就是“天鬼”。天鬼不是鬼魂,不是鬼怪,更不是強大的神明。
天鬼監察善惡,非是神通,而是每一個生活在社會群體中的個體,都是天鬼的眼睛,眾人的意志,便是天鬼的意志。
所以,殺人者危害這個群體中其他人的生存,天鬼的意志便不允許,於是會有執法者將之繩之以法。
盜竊、劫掠的、誆騙、訛詐他人的,同樣會被處理。
這,就是天鬼的“賞善罰惡”!
這世間最可怕的事是“望文生義”和“先入為主”,當你看到“天鬼”二字,便認為這是鬼,你既不明白天的意思,也不明白鬼的意思,於是通篇讀下來,就會有一種很荒誕、詭異的感覺。
用顏色來命名的夸克粒子是顏色嗎?顯然不是!
天鬼是鬼嗎?顯然也不是!
天鬼其實就是人類形成社會的“憲法”,無處不彰顯這種“憲法”的精神,首先指出人皆是平等的,擁有各種的權力、義務,並要尊重憲法,不得侵害他人權利。一切意圖破壞社會安定,危害他人的行為,都要進行相關的處理等一系列內容,和天志一篇合在一起,這其實就是墨家學說的總綱——就和《九陰真經》的梵文總綱是一樣的。它提綱挈領,是維繫這一套思想體系的中心原則!
兼愛的提出,是基於此;非攻的提出是基於此(非攻不是不打,非攻是不希望內鬥,因為當時的天下,實際上算是一家人,你看墨家去草原上兼愛非攻了嗎?沒有);節葬、非樂等等,都是基於此。
缺少了這一個基礎,這就是無根之木,是水上的浮萍……
所以……天鬼,真是一個好名字!
想著,風莎燕說:“由此可見,孟勝不是一個合格的鉅子。作為一個個體的人而言,他無可挑剔,但作為鉅子……公私顛倒,天鬼變成了小鬼,自己不亡,天理難存啊……”
墨子也是唏噓,說道:“如我說愛,儒家非之,如我說鬼,亦有非之。只可惜,到了孟勝這裡,一些東西竟然就已經面目全非了……他倒是知道非攻、節葬,記得墨者要用繩墨來自我矯正,但卻丟了天志、天鬼。根之不存,毛將焉附?我死之後,墨家三分,實在是當時學說太繁多,鬼神之風也太濃郁了啊……”
風莎燕道:“我只是好奇,以為天鬼是鬼的,多半沒有看過你的著作。但作為墨者,他們又緣何會不懂這一道理?”
墨子道:“他們很多人都不識字,許多東西也是口口相傳……至於孟勝,大約是受到了其他學說的影響吧……”
風莎燕沉吟,說道:“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
墨子問:“天鬼這二字,你感覺如何?”
風莎燕笑,嘴角盪漾起淺淺的酒窩,眸子也彎成了月牙,說道:“很喜歡呢!天鬼、天鬼,天之精神,天之歸——天之志,歸於一……那就叫天鬼吧。子墨子,你說,如果當時你不稱天鬼,而是稱為天歸,會不會好一些?”墨子搖搖頭,說:“沒用,一樣的。這並非是天鬼二字的毛病,而是人的態度出了問題!”墨子笑,說:“你信不信,實際上有人還就認為夸克粒子其實就是光的,要不然為什麼叫紅、黃什麼的呢?心裡頭不能放下來,安靜下來,一門心思的去做學問,是不會明白的。”
風莎燕道:“也是。”
又默了一陣,風莎燕就走到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