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表機“嗡”“嗡”輕響,以3頁/秒的度吐著紙,低頭注意著不斷列印好、吐出來的資料,風塵道:“喲呵,還不錯,這麼一會兒就看懂是什麼了……不錯不錯,你的學沒白上!”語氣中頗是揶揄,又講:“目前,這十八作已分出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你要完成這十八個動作;第二個階段,需氣在十二正經中,可隨動作,完成迴圈,成一周天;第三個階段,是要氣在你動作之後,繼續巡行,直至於可生生不息,行走坐臥,氣皆自然而行;這第四個階段,你就自己猜吧!”風塵便根據實際的情況,將原本四個階段之中的第一個階段刪除掉了——原本十二作的存在,只是祂、含沙對於自身之功的一樣總結。這一個放在張天野身上,是沒用的,不合時宜的。
張天野“嘖”了一聲,說道:“欺負我沒看過小說?武俠小說裡面都說了,下一個境界一定是貫通奇經八脈,打通了任督之後,成就絕頂高手!”
風塵故意“呵呵”,道:“你高興就好。”
卻也沒說“是”或者“不是”。
給了風塵一個幽怨的、可憐巴巴的眼神,張天野便又翻到了第一頁,開始從頭看。翻到了第五頁的時候,才又問了風塵一個問題:“你確定,這些東西……見慧和見『性』兩位小師傅能看懂?這玩意兒——”他表示:“我看著都一陣頭大。”
“若她二人有智慧、有根器,這些東西便是可以看得懂的。若是魯鈍,你便是寫成了文字,她們一樣不懂!”
祂移開了目光,語氣中透著一種輕鬆,一種理所當然。
見慧、見『性』二尼自小便隨六覺一起,讀經、學習,又被六覺日日以佛法浸染,即便是原本資質普通,也都開了智慧了。何況,能得六覺看重,本身的根器也定然是不凡的——這樣的人,若是學儒,便是博學鴻儒,若是學道,便是得道高人,若是學數理化,便也可以和一時人傑比肩,其才情不輸於同時代的一時之豪傑!而對於修士而言,不懂得數學,不懂得科學的,應該是少數。
畢竟,修士和出家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
修士是需要知識的:
自古以來,修士從來都是最為拔尖的那一群人。他們智慧群,知識淵博,放在同一時代,幾乎就是除了生孩子不會,其他什麼都懂的那種人!若說智慧是一種分辨、分析事物的能力,那麼知識,就是一種更為系統的工具。古之術數、玄學、醫『藥』是,今之高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也是。
故,二尼“看不懂”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即便真的是沒學過,也只需要花上個一年半載,也就能夠“看懂”了。
張天野不信,問:“有你說的這麼玄乎?”
風塵道:“凡人啊……莫扎特四歲的時候,鋼琴就彈的了,你再看達芬奇,簡直就和開掛了一樣。咱們中國,也有墨子……真人,就是這種開了掛的人,他們的心態就如同嬰兒一般,身體上,也因此有了不可思議的變化,智慧如海一般。”頓了一下,又道:“一個普通人,學習知識也總有一個擅長、不擅長,心裡有一定的藩籬。而這個藩籬,真人卻是幾乎沒有的,就像是嬰兒一樣,學習什麼都是全新的,擁有著恐怖的天資!而一直追隨真人身邊的弟子耳濡目染,即便是不是真人,但也遠比普通人要機靈,要聰明,要有智慧。少年啊,你也努力,這個給了你,你也算是本座的衣缽傳人了,可別被倆尼姑比下去……”
張天野苦笑,說道:“我怎麼突然之間,感覺自己亞歷山大呢?”
風塵道:“總綱就是雙曲,我和你說的那個。這個我沒列印,你也再弄一份給見慧和見『性』。這十八個動作,誰有興趣,你就傳給誰——唯一的限制,你就看一看國籍吧。剩下的人品之類的,你自己定……”
張天野眼睛一亮,說道:“
這門規我喜歡,嗯,先給我媽來一份,然後給我媳『婦』來一份,最後再給一休哥來一份,她們仨應該會喜歡!”
風塵“嗯”一聲,說道:“喜歡,練練也好。再不濟也能祛病強身——我倒是給我爸和我媽弄了個影片,讓他倆跟著學……我爸和我媽都不感興趣。”頗是帶著一些無奈,說道:“也只能看看春節能不能回去,等下一趟回去了,想辦法給二人調理一下身體!”秘籍送到了爸媽手裡,二老卻不屑一顧——還有比這更加的無奈的嗎?
張天野道:“要不,讓你爸媽加一下我爸媽的微信?我和我爸媽說一下,讓他們別漏了身份,說不定就勾引著一起練了。”
風塵問:“你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