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還真的可以。究竟行還是不行,等到明天,也就知道了。還有一點時間,咱們實驗一下吧……”凝動點、凝旋點,虛空中各種的點被凝出來,形成體系,開始實驗。昨日商量的內容做完,記錄下資料,風塵便帶著含沙下山去。祂的身法,突然間變得靈動,比之從前有了一種雲泥之別。一個上午又一個下午,或許含沙的法子是有用的,一直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祂都不曾忘記。第二天的時候,也依然不曾忘記!
但——關於國家的社會結構,關於那個世界的一些科技之類的東西,卻忘記了。祂只是記住了拳皇的29個人物,記住了風神腿、排雲掌、天霜拳和三分歸元氣。
再看了刀鋒記錄下來的資料,卻也是陌生的——然後,就成了全新的,屬於祂的記憶。
練習完道生功,貫了一次左、右脈,風塵便再次開始了和資訊漏斗對面的資訊較勁——一些並不如何重要的,細碎的記憶,一點點的泛起。她之所見、所得、所思、所悟,一些淺顯的念頭雜冗的堆砌,被風塵一點一點的掰開了,揉碎了,逐漸變成自己的。一些或者重要,或者不重要的東西,不時的出現!風塵猶如泥沙俱下一般去記憶,去改變,將記憶的主體變化,使自己成為新的主體。
關於資訊漏斗另一側的那一個“地球”,風塵將之命名為“B面”,就像是一張光碟,有A面和B面一樣,如果自己所在的地球是A,那麼資訊漏斗的另一側,自然是B。
那一個地球上的國家、民俗、教育、醫療一點一點的豐滿,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整體。其中一種女子的服飾,被稱為“月衣”,看著極為華麗,卻被稱之為一種婦女解放的象徵,一直流傳到今。那裡的教育,小學只有三堂課,教的東西更是簡單。初中六堂課、高中九堂課,到了大學,則是為了學習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每天早起五點多鐘就起床,一直學到半夜的十二點多鐘!
那裡的大學像這裡的高中,那裡的小學像這裡的大學。那裡的初中學習的多是實用的東西,到了高中,還要學習機床一類的東西。
一直到大學,才從應用偏於理論。
更多的收穫則是女子於修煉上的一些見聞、感悟,實風塵學會了“奪念法”,於奇經八脈、陰陽五行、三脈七輪上,亦都有了不小的收穫。觸類旁通,生出一種茅塞頓開之感……處於核心的功法、修煉法門,還不能接觸到。但就周邊的這些知識,就足以讓風塵變得充實,尤是臟腑的自迴圈系統的構架之類的理論,更是給風塵指明瞭方向。再一個,則是一個藥方——乃是用以修煉耳目的。
一連十多日的拉鋸,此來彼往,風塵也在這樣的拉鋸之中,逐漸完成了自己的第二十七個動作,道生功也變得圓潤自洽,沒了之前的那種不協調。
人逢喜事精神爽。
風塵也繞過了資訊漏斗一回:每一日都不斷的拉、角力,風塵決定休息上一天。這十多日的成果,也應該系統的整理一下才好。
首先,是有關B面的國家、社會的諸多方面,要分門別類的整理一下。其社會結構的形成,以及社會福利、法度等諸多方面,對於本國的社會科學研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對一個國家而言,是很寶貴的——畢竟,現實中沒有誰允許自己成為一種社會模型的實驗品!那一個藥方,則不適合自己,或許可以給士兵們用一用。訓練法也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最佳化、完善!
經絡理論、精氣神之類的,也需要進行一次系統的梳理、完善。
停一天還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風塵翩翩然下山來,無常的隊員們一如既往,訓練的毫不鬆懈。李鐵、楊志也在參與訓練,見了風塵,就一招手,呼喊道:“司命,你完事兒了?”
風塵笑一下,說道:“今天就練了基本功。我給自己放一天假!咱們十五有事兒沒?如果十五沒事兒的話,我回一趟家。過年不回去,要是十五也不回去,就有些說不過去了。”祂打算十五回去一趟,只是之前離十五還遠,也就沒說:畢竟身在軍旅,誰知道什麼時候來個突發事件,說了也不一定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