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據了全國人口的六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六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築基完成的。
“到時候學校裡可能會多出相關的課程、專業出來。你就比如說,是……經、穴研究與分析,電磁學人體應用……”
風塵說著,就忍不住笑。
而後,便結束了這一話題,開始討論電磁的應用。重點便是商量著應該如何建設一個系統,讓這個系統可以“穿越”。又定下了第二天的實驗內容,風塵便帶著含沙回去休息。第二天練完道生功,便再貫左右二脈。
第一級、第二級……神浸於脈絡之中,將左、右脈的第二級浸透、飽滿,過了許久,風塵便睜開眼睛,聲音正透著一些歡喜,說道:“成了,明天便能夠開始第三級的通脈了。”
第一級圓滿、第二級圓滿……直觀的體現,便是一種“更加細微”的觸——不是控制,而是一種觸,感受的更加細微、細緻,更加的敏銳。這一種“觸”不是控制,但卻可以影響控制——或者說,是影響身體的有序程度!
“恭喜!恭喜!”
含沙憨態可掬,陰神幻化了一身毛茸茸的皮衣,雙手抱拳作揖。
又說道:“你十二正經已經圓滿,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奇經八脈?真要等著‘自然而然’嗎?豈不聞:事在人為。”
風塵道:“奇經八脈——說的清楚。其實就是小路、近路。十二正經是正路,是大道,而且我的大道有二十四條,這些小路,倒是不需要刻意理會的。氣走的多了,小路、近路自然會被發現,自然也就通透了。含沙你信不信,奇經八脈,我旦夕可通!”風塵很自信——自信源於對自身的理解。正如祂所言,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區別,無外乎就是一個正路小路的區別,貫通奇經八脈,就像是走了小路,節省一點點的時間,增加一些效率。但,奇經八脈,終究不是正道。
古語有云:以正勝,以奇合。
正,是主體。
奇,是從屬。
若將“正”和“奇”的地位顛倒了,那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含沙嗔祂一眼,道:“那你倒通了呀。反正是旦夕的功夫,又能浪費你什麼時間?”
風車道:“好,那你就看著本座打通天地之橋,成就先天武者!”口胡了一句,風塵便吸了一口氣,氣動形動,足下隨行,手隨步移。空靈、飄渺的動作中,多出了一些魔性,如果說祂舞蹈道生功時,是如貶謫凡間的謫仙人,遺世獨立,孑然一身,似有仙氣。那麼此時此刻,匯通奇經八脈時候,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隻月下的精靈,渾身上下充滿了一種魔性的魅力和光輝。一正一奇,以其變化之不同,故顯示於外的形象,也便不同。
祂身隨氣動,氣入奇經八脈,行於陰維、陽維、陰蹺、陽蹺、衝脈、帶脈、任督,無有往返,而是從一端至於另一端,復歸於十二正經。
大道和小路,正和奇,便合在了一起。
祂的動作隨氣而動,氣隨動作而行,相互促進,執行無端。一共一十八個動作和記憶中少女的動作幾無多少差別,同樣是十八個動作,同樣的玄妙莫測,同樣的針對於奇經八脈,同樣的趨於一種完美……但,擁有完美公式,可以進行逆向推導的風塵無疑更加的完美——少女的完美,源於經驗;祂的完美,源於數學。
一遍之後,風塵的八脈便通。
一如祂言:
旦夕可通。
遂,便停下來,默了須臾。再次動作卻不再是道生功的二十七個動作,也不是單獨八脈的一十八個動作,而是整體混合如一,計四十五個動作,正合了五九之數。
其身之上,氣質變化亦不同以往。萌動的生機蟄伏於九地之下,既熾烈如火又飄渺的如煙,一種虛實變化,如仙似魔的氣質蔓延開……那舞蹈的姿態,似比之前更見孑然,卻也更加動人,令人不覺沉迷。一層若有若無的無形力場也在同時張開,隨著祂的動作無形而動,內中的人無所覺,外人亦無所覺。
含沙陰神在外,隱約感受到了那一種力場。一種若有若無的吸力,正在攝她的陰神,讓她忍不住靠近。
她忙將陰神歸竅。
趴著帽簷,一雙黑豆一般的眼睛盯著風塵,小小的眼仁裡可以看到兩個小小的風塵在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