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這種東西,有時候真的令人感覺到絕望——成就了先天境界,祛除了心中的藩籬,或許可以減小一些差距,但那種差距,卻依然還是存在的。
做一個不恰當的比方,有天賦者人家一開始開的就是超跑,沒天賦的那個人成就了先天,也頂多就是換上了一輛五菱宏光。
總不能說大家都是汽車,就沒差距了?
風塵笑,說:“也還好。這世上的人那麼多,但天才如伽羅瓦的,一個都沒有。能比肩尤拉的,也是鳳毛麟角。”
伽羅瓦的天才是毋庸置疑的——在風塵彌補了他的英年早逝的遺憾之後,回報也可謂豐厚。像是維度上限這一個證明:毫不客氣、毫不誇張的說,這玩意兒是一個人類可以透過自己的大腦完成的嗎?那簡直就是奇蹟好嘛!若不是風塵本身包含了伽羅瓦的天賦,這一套證明祂都不一定能一下子看懂!
是的,沒錯,如果沒有伽羅瓦的那一份天賦在,可以心有靈犀的一點就通,這一個證明風塵只是看一遍,也是蒙圈的。一直到現在,研究天團的尤拉、高斯、拉格朗日等等也都是蒙圈的——硬生生的是翻來覆去的好幾個月,都沒有看懂伽羅瓦的證明思路,沒看到為什麼要這樣證明,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為什麼……可想而知的是,那些得到了風莎燕投稿的數學期刊會是一種怎樣的表情——
黑人小哥的懵逼問號臉?絕望的鼴鼠?還是已經麻木的沒有了表情,兩個黑眼圈的蘑菇頭……
但表情肯定不好看就對了。
祂心中忽而一動,和韓莎說道:“大衍金丹要終結數學,估計還需要幾十年。因為我估計著就憑現在的那些數學家,要真正的搞懂這一套證明,就需要個三五十年……畢竟啊,很多的人,更多的人,看著是懂的,其實是不懂的……”
說他們懂,是因為他們會堆疊那些專業名詞,會利用一些,說他們不懂,他們是真的不懂——
你讓他們別用專業名詞,只是用大白話將其中的道理講出來。實際上他們是講不出來的,是形不成自己的語言的——
這就是不懂。
一樣事物,真正的懂得了,是可以隨心所欲的表達的。而這一點在一些開創性的科學著作中,經常可以看到。更常見的,在一些專業的科普作品中,為了讓大眾能夠明白,而特意運用了故事、比喻等方式,進行描述、闡述——這無疑是自己真正的懂。不懂的人給人講,張口就是科學名詞,計算公式,定理定律,乾巴巴的,讓他講的明白一些,是難為人;懂的人,可以更明確、更通俗的去闡述。
因為——自己的東西,自己知道,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這實際上並非是有的人表達能力弱,有的人表達能力強,而是它是否,已經真正的成了你的東西。
去描述一個自己不知道什麼玩意兒的東西是困難的,但描述自己領域內、自己熟知的東西,卻又是簡單的。複製、黏貼一些看起來玄妙的、高大上的資料是簡單的,用名詞堆疊出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很有逼格的東西,是簡單的,因為不需要理解,只要一知半解就好。或者,只要知道名詞,知道大致的定義就好。但,要將這些換成另一種,譬如說舉例表達一些,或者是說,運用另外一種更加通俗的表達方式來闡述、描繪一下。把專業的名詞揉碎了,讓原本專業者可以看懂的,變成現在普通人可以看懂的——這難不難?很難!而這一個難題,實在又是一個“科普”的難題!
真正懂的人,忙於自己的事物,無心去浪費時間給普通人進行科普。做科普的,除了羅列一些公式、定義,說一些自己都不甚明瞭的話,用那些創始人用的,老掉牙的比喻外……什麼都沒有了。
這就像是一個赤腳醫生、二把刀醫生給實習生科普最頂尖的腦外科手術——真信了的,差不離是要治死人的。
韓莎笑吟吟道:“我都不怎麼懂,他們能懂?”韓莎一臉的傲嬌,那種“不是我吹,我真的很厲害”的小表情躍然臉上。
風塵的馬屁如潮,舒舒服服的拍了過去:“那是。莎莎的數學是極好的……多聽我講一些,自然就會了。而且也不著急,真需要大衍金丹的時候,還早著呢。怎麼也要等到蛻變第三類的時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