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營、衛之氣因其波粒二象之性質,資訊傳導、物質傳遞之速,遠超肉體組織,故於身體內的每一分毫,都是勻稱、平均的。三百微米寬、八百微米長的米粒狀柵格密密麻麻,遍佈了全身,新的衛氣亦構築全身,新的營氣則執行全身,生生不息,如浩渺之宇宙一般靜穆、無聲。風塵專執的觀察,不眠不休、不停不頓。身體的“舊城區”已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全力的,在維持生機的基礎上,盡力的促使新的營衛之氣增加,替換舊有的身體組織。一場由第二類至第三類的變革,正在身體內繼續——
生命……在無聲、無息的蛻變。對於身體內每一個新生的細胞、組織,以及新的營衛之氣形成的功能圖,對於每一個參與者而言,這都是一次“大爭之世”。這一場蛻變後,它們的意志將會在新的載體中延續。
走向永生!
……
直徑一公里的,用以製造黑洞的大球中心處。一個直徑大概有一個原子核大小的,無法被觀測的“黑域”形成了。
中心處已無一應的光、波、高能粒子向外輻射。倒是在這一個“黑域”的範圍之外,產生了一些難以言喻的玄妙:在風塵以新的覺的方式,感覺過去之後,發現所有的光、波資訊中,這一片“黑域”是不存在的,並且有各種的光和波在持續的丟失,只是非常的微量。光,只是執行著、執行著,然後就進入了祂的覺察之中——有一層邊界,猶如絕對的光滑一樣,將光扭曲了方向,而光根本就不曾接觸那一層邊界。這就是無法“察覺”的原因……黑洞,形成了。
但,與之矛盾的,確實那種類似於“量子糾結”的同步只覺中,又能夠極為模糊的感受到這一個黑洞的形狀。
既能夠感受到那一個圓潤的、絕對光滑的“事件界限”的存在,又能感應到進入內部的物質的涅滅、消散。正如那一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般,在黑洞的內部,一切的粒子、物質,最後都成了空的,空的不存在任何的性質,只剩下了維的一種基本態,成就了本身。而最後一重的,七種基本力之一的空力,則是被排擠在外,形成了那一層“事件界限”,隔絕了內外。
只有超脫了光速的桎梏、時空的桎梏的感知,才能透過粒子之間那種玄之又玄,難以言喻的聯絡,同步的感知到彼此。
依靠著那種“量子糾結”讀取其中的資訊……
但現在風塵卻還不是第三類生命!
風塵的耳、目等感官系統,還未進化成為第三類,可以對其進行清晰的感觸。所得的感覺也極為模糊,有一種祂之前或者寄神在昆蟲身上的那種視覺一樣,模模糊糊的一片,只是能夠大致的判斷一種形狀——而且,黑洞的個頭也實在是太小、太不利於觀察了。
此時,正是後半夜的三點多鐘。風塵叫醒了諸人,將剛才黑洞形成的瞬間的圖景傳遞給了每一個人。
一群人不及說話,便先在生物晶片中觀看了一下黑洞的形成。張天野咂摸一下嘴,問:“接下來怎麼辦?”
“試驗一些性質,然後餓死它……”風塵的語氣平淡,說:“現在我們還無法對黑洞的邊界、內部進行觀察。但可以透過不斷的投食,分品種的投食,來逐漸的研究一些它的性質。嗯,這就像是……”風塵想了一下,舉了一個不算恰當的例子——就像是一個追女朋友的靚仔,要去了解女孩子的心思,人家又不說,讓你猜。所以,就透過不斷的試探、從喜歡吃肯德基還是麥當勞開始,一點一點的找出對方的興趣愛好、口味口感,然後透過喜歡的東西、討厭的東西來分析對方的性格——
很複雜,但又不復雜。
青丘們則是感受不到其中的恢宏的,只是吐槽風塵給的“黑洞”的畫質:“姐夫,這黑洞怎麼這麼模糊?而且從哪個方向看好像也都一樣啊……”
箜雲嵐也道:“我們努力這麼久,就是為了這麼一個東西?看不懂。”
風塵道:“我也想察覺的清楚一些……可惜做不到啊。現在只能達到這種程度了。接下來我們有意識的控制,讓它長大一些,或許我就能看到更多,更清楚……”接下來到天亮的一段時間,韓莎和張天野都是失眠了,就連安落也都跟著一起失眠了——作為一個現代人,是能夠體會到“黑洞”這兩個字的分量的。而青丘們和箜雲嵐,則是睡覺去了,往睡袋裡一鑽,在觀察港上悶頭就睡……
安落小聲的說:“這算是頭一個人造的黑洞吧?”瞥了自己的丈夫一眼,卻感覺自己能夠見證這一刻,還距離黑洞這麼近,與有榮焉!
張天野道:“不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