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部分

位,肯定不會吃虧。文人最是講究風骨了,這幾位既有風骨,還不失機變,前途未可估量,多一個朋友當然比多一個對手好,況且他們是丁學政的弟子,交好了他們也是替父親交好了丁學政。

這麼一想,就微笑道:“要論非常人,張兄跟趙小兄弟才是非常人。張兄也就罷了,趙小兄弟這麼小的年紀就有如此才華,還不能讓我等羨慕嫉妒一把麼?劉兄和魏兄也就是說了兩句氣話——誰讓你考的那麼好呢?實在讓人不忿。咱們不吵不相識,不如藉著這個機會,讓劉兄和魏兄請客賠罪,大家做個朋友如何?當然,若你們鄉下人瞧不起我等酸書生那便作罷!”

他笑眯眯地將話掉了個頭,看這幾人的反應。

張楊和劉四順一愣,小石頭則驚喜地大聲問道:“做朋友?此話當真?噯喲!我就說嘛,幾位看著器宇軒昂儀表不凡,就不是一般人。剛才兩位學兄定是故意搭訕,想要結識我們幾個鄉下來的窮酸才俊,不知對也不對?唉,那你們說話也要軟和點嘛,害得我們誤會。

不過我們剛吃過了,眼下還要為我爹送行這頓飯就留著晚上吃吧,也好幫我們省一頓飯錢。楊子哥哥,四順哥哥,你們說可好?”

馬亮被他說得眉頭直跳,姓劉的和姓魏的學子則尷尬萬分,眾人也都好笑,忽覺這小子實在是蠻可愛的,雖然牙尖嘴利卻讓人討厭不起來。

張楊和劉四順笑著點頭,於是大家一團和氣地寒暄說笑,約好了晚上聚會的時辰和地點方才告辭離去。

趙三、劉三順和張槐目瞪口呆地瞧著這些人:剛剛還臉色不善地對峙,轉眼就化干戈為玉帛,把手言歡好似故友相逢,心下感嘆當官這碗飯實在是不好吃——那根本就不是人乾的活計,還是種田痛快哩!

李長風等人將趙三、張槐、劉三順送到碼頭,搭船回家。

臨上船前,趙三這個粗漢忽然很不捨起來,他望著小石頭,想教導兒子兩句,卻無話可說;想要跟他說幾句貼心話又拉不下面子。兩手在身上摸了半天,最後從懷裡掏出一個布包,又數了幾十銅板出來遞給小石頭,對他說道:“在外要吃飽。飯錢不要節省。”

小石頭眼睛有些溼潤,並未跟他推拒,雙手將錢接過來對他道:“爹,我曉得了。”

趙三撇撇嘴道:“我也是白囑咐,你小子從不會虧待自個,肯定不會餓肚子的。好了,好好讀書,不要惹事生非,惹出事來爹也不會幫你打架的。”

小石頭被他勾起的一腔離愁立時蕩然無存,黑著一張臉道:“爹,我就那麼愛惹事麼?啥時候要你幫著打架了?”

李長風等人瞧著這一對父子,好笑不已。

張槐對張楊點點頭,也不嗦,揮手同眾人道別,扯著趙三上了船。在船上,他跟劉三順又對著趙三笑了半天。

劉三順道:“三叔,你就不能好好的跟石頭說幾句話麼?他肯定也是捨不得你的。他還這麼小,就要在外住幾個月,怕是會想你跟嬸子。”

趙三咕噥道:“臭小子,認得幾個字就起來。”言語卻甚是落寞,眼神飄忽地轉向水面,心裡憶起兒子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精靈古怪的他給家裡帶來的歡笑。

槐子見他傷感,忙扯了扯三順,不令他再說,遂轉頭看向遠處的江岸和岸上的田野村莊,靜默下來,想念家人。

三人歸心似箭,途中諸事也不消多記,這日上午到了下塘集,看見那熟悉的小鎮和熟悉的風景,立即跟活過來了似的,大聲說笑起來。

下船後,在碼頭上又遇見攜嬌妻歸來的李長雨,正指揮下人隨從搬運箱籠等物,丫鬟僕婦簇擁著一位嫻靜高雅的少婦,正要上馬車,又有人端踏腳凳讓她墊腳,十分規矩講究。

彼此見面,高興萬分,便會做一路,同歸清南村。

說說笑笑的,到了村裡,李長雨因說大家好久未見面,邀請他們留下喝酒閒話。

槐子笑道:“你省省吧!瞧那一拖一窩,一攤子事等著你安排哩;咱們幾個也是離家十幾天了,記掛的很,今兒先回去,往後再一塊吃飯。”

劉三順早迫不及待地揮手走人了——小秀就快要生了,她性子溫柔綿軟,丟下她在家三順極不放心。

趙三也說不急在今日:“長雨,你還欠咱一頓酒席哩,可別想省了。我先回去了,過兩天再來找你討酒喝。”

於是各自匆忙歸家。

槐子大步流星地走進院子,院子裡十分安靜,太陽下曬了好些被褥和筍乾,大黃狗見了他,急忙從梅樹下爬起來,湊近他諂媚地嗅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