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環境過於極端和單調,所以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是非常的極端和激進的。
舉個例子來說的話,張永濤所在的排的日常訓練工作本來是應該由排參謀來主持的。一般情況下,無論是軍校畢業的基層指揮員還是正常升遷上來的排長,都不會自找麻煩去幹涉日常訓練的工作。但是身具“狂”氣的張永濤則覺得,因為缺乏實戰,他帶的這些兵身上都缺乏殺氣,沒有狠勁兒,必須要加強訓練。
在這種情況下,他經常會在排參謀主持的日常訓練之外,對士兵進行加練。不是二十公里越野訓練,就是班組對抗訓練。甚至於在刺刀訓練中,他還不允許士兵們給刺刀加裝刺刀鞘,而是領著大家用亮光光的刺刀進行真刀真槍的拼刺訓練。
因為這個,張永濤領導的排,比他所在的連隊裡的其他排的日常訓練傷員要多出三到五倍來。
張永濤的同事,排參謀王洪玉對張永濤身上的這種“瘋狂”是非常不滿的。他曾經找到排教導員徐中楊,專門反映過這個問題。
排長張永濤是西山基地出身,參謀王洪玉是軍校畢業,和他們兩個不同,排教導長徐中楊是實打實的從普通士兵透過三項基本考核,憑藉著戰功升上來的基層幹部。
和沒參加過實戰的張永濤和王洪玉不同,在濟州島和遼南打過仗,正經上過幾次戰場的徐中楊知道,張永濤的做法雖然極端,但是魯東軍區的部隊因為新兵太多缺乏實戰,在他眼中確實也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