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因為種植這些土地的農工營農工們,在教導員的指揮下,嚴格的按照《種植手冊》的要求,合理的使用了化肥和農藥。這些經過了時空旅行的種子,給王書輝交上了滿意的答卷。

王府鎮附近種植的玉米,達到了平均畝產七百斤的水平。雖然這個數字只有現代社會玉米畝產的一半左右。但是,這也比明末時空裡,平均畝產一兩百斤產量的土著玉米,高出數倍。

王書輝在收割工作中再次大開金手指。在這次收割活動中,他使用了從現代社會運回來的,專門從現代的機械加工廠中訂製的蒸汽拖拉機,來開展玉米的收割工作。

說起來,在現代社會,託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的好處。像蒸汽拖拉機這種只有在博物館裡才有存在意義的落後的東西,居然也能在現代中國的各種中小企業裡實現訂製。雖然接到訂單的企業負責人的眼神奇怪了些,不過,這些在2015年的中國生產出來的蒸汽拖拉機,可不是像歷史上的它們那樣粗苯龐大和不靠譜。

在現代工廠裡生產出來的蒸汽拖拉機,不過比普通的柴油拖拉機大了一些而已。以明朝末年,甚至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眼光來看,這些蒸汽拖拉機都算的上小巧精緻,靈活牢固的好東西了。

王書輝本身沒有什麼太高明的戰略眼光。他有的不過是超越時空的知識,以及對真正的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的堅定信仰。他的這種信仰讓他特別尊重歷史的發展,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比如說,土地革命的政策;比如說,反封建才能發展生產力的指導思想。再比如說,現在讓復興保安團計程車兵們來操作這些蒸汽拖拉機的行為,都是王書輝根據已知的歷史做出的決定。

王書輝知道,在落後的社會環境裡,想要一下子建立起一個先進的政治組織,單靠常規的教育和培訓,是完全不行的。想要在明朝末年這個封建社會的環境下,想要與歷史現實相結合,考慮這個時代複雜的社會狀況,快速的培養出先進的組織的話,就必須採用先軍政治。

先軍政治,自然不是法西斯主義或者軍國民主義那套東西。

王書輝非常的注重從已知的歷史中汲取營養。他重視軍隊建設的原因,是準備透過軍隊這種組織化強,紀律性強的團體,改造軍隊中的人的思想。他想要把自己的復興會武裝力量,建設成為“武裝隊,學習隊,宣傳隊”這種即具備強大的軍事實力,又具備先進於這個時代的知識,同時還能擴散復興會思想的多功能組織。

儘可能的讓軍隊接觸先進的生產工具,讓他們直觀的感受蒸汽時代的氛圍。甚至於,讓他們成為最早的能夠掌握新的生產力的人。這就是王書輝組織復興團(復興保安團簡稱)計程車兵們,熟悉和掌握蒸汽拖拉機這種,在明末時期裡絕對是劃時代的神器的原因。

說起來,直接從現代社會把柴油拖拉機拿過來用,這樣的辦法當然是更簡單更方便的。柴油拖拉機無論是從操作上還是穩定性上,毋庸置疑的都要比蒸汽拖拉機更加優秀。這一點是肯定的。

可是,王書輝清楚的知道,在未來的時空中科技發展的基本階段。歷史上是先有了蒸汽機的普遍使用之後,才有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他認為,攀登科技樹必須按照歷史發展的必然步驟進行。

更何況,從另一方面講,採用柴油動力的現代拖拉機的燃料問題,在明朝末年的時空裡無法解決。總不能機器從現代運,燃料還要從現代運吧。而二十一世紀中國製造的蒸汽機,在效能上並不比柴油拖拉機差太多。又因為在湖北本地區,甚至在枝江縣附近,就有很多煤礦。這樣,使用蒸汽拖拉機就不存在燃料問題。

即使沒有煤炭,蒸汽拖拉機燒木頭燒莊稼秸稈什麼的也是一樣的。在明朝末年,可沒有綠黨到處搗亂。

王府鎮附近和江北村左右的貧瘠土地大約有五千多畝。這五千多畝地,有兩千畝種植了玉米。在一千多名新編復興團士兵和農工營農工們的努力下,使用拖拉機和專用的玉米收割機,兩千畝玉米很快就被收割了上來。

根據統計委員會的統計人員的計算,這兩千畝地收穫了近一百五十萬斤的玉米。如果按照每人每天需要五斤糧食計算。一個人每年需要消耗大約一千九百斤的糧食。這樣看來,這一百五十萬斤的糧食,最多能供應790個人一年的消耗而已。而目前要依靠王書輝吃飯的,就已經達到一千四五百人了。

幸好,王書輝並不缺乏糧食。因為,他可以透過時空門,輕易地從現代社會買到各種型別的糧食。更主要的是,他在明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