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宣揚儒家思想,是為了讓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可是,不用唯物主義的實際手段去解決問題,任何問題都不會自己解決自己。
王書輝自己可能認為自己是某種思想的信奉者,或者覺得自己是某種思想的堅定信徒。但是,在實際上,只有純粹的唯物主義者這一個標籤,是可以最真實,最恰當的形容王書輝的。他就是個實事求是的人。
作為一個實事求是的人,王書輝並不認為,在封建社會里打到封建主義,這會是個簡單的工作。因為,作為封建社會生產關係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明末的具體情況,是相當複雜的。在社會全面進入工業化,進入資本主義階段之前。一切社會形態的生產關係,都不會像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那樣簡單和對立。
從明末具體的實際情況而言,單是一個田骨和田皮問題,就讓王書輝覺得焦頭爛額。從他實際上對枝江地區的土地所有情況的調查上看。大地主的土地產權問題比較簡單明晰。但是,很多小地主、自耕農們,他們既擁有土地,同時,也會租種別人的土地。
他們租種的可能是地主的土地,也可能是像他們一樣的自耕農的土地。如果單方面從對土地這一生產資料的擁有上說,他們可以說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實現者,是封建封建制度的組成部分。但是,從現實的調查上看,他們甚至比徹底的佃農們,更加痛恨,可以利用官身免除稅收,可以勾結官府轉嫁加徵的官僚大地主們。
作為唯物主義者,王書輝面對複雜情況只會使用一種手段。那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既然佔社會絕大多數的貧僱農們和佔社會一部分比例的小土地所有,在對生產資料的佔有上,處於不同的地位。但是,只要他們和大土地所有者、官僚地主們有著共同的矛盾,王書輝就覺得他們是可以爭取和聯合的。
王書輝相信,在目前明末的實際生產力水平下,一個人佔有五畝土地,差不多能夠支撐一個的正常生存。那麼,在實現穿越半年多之後,王書輝進一步明確了自己實際上的敵人。凡是人均佔有土地超過五畝的家庭、團體和組織,都是王書輝鬥爭的物件。
這也是王書輝在對馬松華反動集團的鬥爭中,明確確定的甄別標準。
也就是說,在王書輝即將開展的打擊行動中,凡是與馬松華反動集團有關的人和組織團體,不管他是馬松華的家人,還是馬松華的支持者、合作者、姻親,只要他們的人均佔有土地超過五畝,他們就只能接受*毀滅的結局。
就在馬松華前往衙門上班的時候。整個馬家的家族聚居地馬家大院,被三百名左右全副武裝的武裝人員團團包圍。
馬家大院,是封建中國近兩千年來,地主豪強,世家王族,在鄉村中最為常見的建築模式,即從漢代就開始,就被大土地所有者家族所採納的堡壘模式。也就是說,是那種在近代革命戰士口中說的,地主家的大院。
地主大院是一種半軍事化的建築模型。因為大土地所有者清楚的認識到,生活在被他們殘酷壓迫和剝削的貧僱農中,他們自身是極不安全的。
因為從歷史的角度而言,在整個近兩千年的封建時代的歷史時期內,貧僱農們發起的各種規模的反抗行動是層出不窮的。遵循唯物主義態度的大土地所有者,從歷史中總結了教訓。從漢代中後期之後,地主豪豪強們,除了在城市中的居所,他們在鄉間的住所,全部都是帶有軍事防禦意義的堡壘建築。
當然,像枝江縣第一大戶、第一大地主馬松華家的這座,堡壘化家族聚居建築群落,在明末普通人眼中是相當雄偉壯闊,甚至是堅不可摧的。可是對於後工業時代出身的王書輝來說,則是非常簡陋和可笑的。
在化肥**的幫助下,僅有四五十個人防守的馬家大院,在家丁營半個小時的準備工作之後,用了不到十分鐘就被攻破了。在巨大的爆炸聲中,馬家大院的防禦徹底崩潰。
雖然也不可能會對大營的進攻行動產生更大的阻礙,但馬家原本可以防守的更加嚴密一些的。不過,因為之前馬家家族成員在共同的認識下,將大院下屬能打膽大的護衛,全部派去參加攻擊王府鎮的行動。所以,現在的馬家大院,合格的武裝人員處於緊缺狀態中。這就讓這次本來就不難的行動,變得更加容易。
像一切封建大家族一樣。馬家這個核心成員幾十個,總成員三四百個的封建大家族,敢打敢拼的血勇之士,僅有幾個。他們在防禦中全部被消滅之後,剩下的家庭成員,全都選擇逃回自己家中躲避。
封建主義的問題就在這裡。封建制度實際上是一個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