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抱怨,在復興會里不要太多。
雖然王書輝和復興會確實為大家提供了超越時代的生活待遇,可是工業化的工作一樣是超越時代的繁重和枯燥的勞動。沒有經歷過工業化社會,還沒適應工業社會節奏的農業時代的人,對此確實很不容易接受。
葉風能夠快速成長的原因就在於,這個年僅十八歲的年輕人,能夠在接受了工業化生活的磨練之後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上理解工業化的進步意義。
他找到了正在床鋪上躺著的張兆歡,第一句話就是:“你母親生過幾個孩子?” 時空之門1619
———————————————————————————————
正文 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
一秒記住《時空之門1619》神。馬。小。說。網首發地址 /ml…56479/
。。。
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
有人說,工業化的過程對於處於農業社會的人和從事傳統農業生產工作的人都過於殘酷了。【全文字閱讀】這話說的一點兒不錯。
可問題是,從宏觀的角度講,工業社會實際上要比農業社會仁慈的多。這個道理也一樣的簡單。
在工廠工作,特別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的蒸汽動力的工廠裡工作,確實是相當的辛苦的。大量的噪音、粉塵,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工傷,都在這些工廠裡無時不刻的發生著。而且相比較普普通通的傳統農業生產來說,不像農業生產還有農忙農閒的時候,工業生產是三班倒無黑白無空閒的全天候進行勞動的。
固然,在復興會的工業企業裡工作不僅可以享受高額的工資和優厚的待遇,而且復興會的企業為企業工人提供了可謂是從搖籃到墳墓的全方位社會福利,這些工資和待遇雖然讓人很滿意,可是工廠裡的工作也確實很繁重而且大家在這些重複性的勞動中很容易感到煩躁。
當然了,在工廠裡當工人,特別是在復興會的工廠裡當工人,和他們給地主豪紳們扛活的時候比較起來,他們的生存質量是全方位的提高的。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在復興會治下,人口出生率超高幅度的進行增加,而人口的死亡率,特別是新生嬰兒的死亡率正在全面的下降。
在一線工作的工人們感受不到這種變化。他們只是知道自己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在軍隊裡當兵的普通戰士們的感受也不深刻。倒是不少有父母的年輕戰士,他們發現自己的父母好像這幾年給他們添了不少新的弟弟妹妹。
但是,像葉風這樣能夠深刻的理解工業化的進步意義的人就能夠明白,人口的增加,嬰幼兒的死亡率的下降不是別的原因導致的。那是因為有了復興會。復興會建立的化工廠、醫學器械廠、化學制藥廠並培養出大量的接受了全面專業訓練的醫務人員之後才實現的。
在葉風看來,有了復興會,又因為復興會堅持進行工業化,所以嬰幼兒的死亡率才得以降低。沒有復興會,或者復興會不進行工業化,嬰幼兒的死亡率就會像往常一樣居高不下。是工廠裡大量生產的藥品和復興會批次培養的醫生保證了初生嬰兒的成活率。這一切,都是工業化的好處和功勞。
在工廠流水線裡進行一個環節的重複性勞動的工人,是很難搞清楚一個工業製成品全部的生產方式的。身處社會中的單一個體如果沒有接受全面的教育,也搞不清整個社會的執行狀況。
在葉風看來,很多對復興會的工業化生活不適應的人,單純的就是隻看到了工業化工作中的艱苦而沒有看到工業化成果的好處。或者說,很多人雖然享受到了工業化的好處,但是對於這個好處是從哪裡來的搞不清楚。他們不知道,正是他們在工廠中的勞動創造了他們現在的優質生活。
葉風在和張兆歡談話的時候,選擇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切入點。絕大多數平民百姓家的子弟實際都知道,自己能夠生存下來並且平安長大實際上是很不容易的。就是像葉風這樣的世家大族的子弟,他也經歷過幾次自己新生的弟弟妹妹夭折的慘事。
葉風經歷過的事情,張兆歡自然也是經歷過的。古代有沒有什麼避孕措施,他的父母沒辦法節育自然而然的就會接連不斷的生孩子。他知道,在他之前家中夭折過不少孩子。在他之後,他又親眼看到自己一個已經兩歲的妹妹因為傷風而死掉的。這樣經歷對於一切人都很慘痛但又非常的普通。
葉風得到張兆歡肯定的回答後對他說道:“復興會的好處我們不講,我們就說一說為什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