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的提高(微不足道的提高,畢竟他們的糧食產量很低同時又要接受地主的盤剝)。
復興會這樣的經濟政策對老百姓有好處,可是對於本來的,在古代社會的經濟活動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各種地主們來說卻是一件相當糟糕的事情。
地主們固然可以自己囤積糧食,不把糧食賣給復興會的糧店,而且復興會的糧店也不會高價收購地主家的糧食(復興會的高價收糧政策只針對普通百姓)。可是因為復興會掌握了湖北地區的政權,包攬了整個湖北的國稅,所以地主們在交稅的時候又不得不使用復興會的貨幣。
地主們的腦子和老百姓可不一樣,他們本身根本就不相信復興會銀元的信用。對於他們來說,沒有比真金白銀更值錢更能讓他們放心的東西了。
但是在復興會的統治下,他們卻只有兩條裡可走。一是用極低的價格把自己從佃農手中盤剝來的糧食賣給復興會換取銀元鋼鏰給復興會交稅。二是直接使用自家的銀子,用十五比一的黑心價和復興會的銀行交易,然後換出銀元鋼鏰給復興會交稅。除此之外別無二法。
說起來,這就是掌握了政權的好處了。
過去的時候,地主們大可將田畝隱瞞,不向衙門交稅或者少向衙門交稅。大明朝的地方政府是依靠這些地主們維持地方的。所以很多時候,即使不主動和他們勾結,沒有收受他們的賄賂,他們也不得不給地主們各種便利和好處。
這就像後世很多房地商並沒有賄賂地方政府的官員,但是這些地方政府的官員卻像房地產商家養的狗一樣為他們服務一樣。房地產和地方經濟的gdp有直接的關係,而地方經濟的gdp又直接和官員的政績相聯絡,官員的政績又和他們的仕途相聯絡。這才導致了官商勾結官商一體的事情出現。
在大明朝這個環境裡也是一樣的。大明朝的地方官要是想要保證自己的官帽子,就必須保證轄地的皇糧國稅按時上繳,而能不能收上來這些皇糧國稅,手底下只有幾十個衙役弓手的縣令們說的不算,那些坐擁成百上千家丁的地主豪強們說的才算。
可是復興會可不是大明朝的地方政府。復興會的槍桿子,也絕對不是幾百個拿著冷兵器的狗腿子可以撼動的。 時空之門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