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4部分

在封建社會的王朝末期,這個社會的階級矛盾是非常激烈的。之所以封建社會階段的封建王朝會走進末路,主要原因也是生產資料和收入分配的極端不合理配置導致的原因。

所以處於封建王朝末期的人民群眾或許頭腦裡並沒有階級鬥爭的理性認知,可是對於統治階級的不滿和憎惡,卻是處於封建王朝末期的人民群眾自發的產生的。

簡單點說,正是因為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在封建王朝末期的時候特別的嚴重,所以作為被統治階級的人民群眾就會對一切的壓迫和剝削特別的敏感。

從這個角度講,根本就不需要復興黨的黨員幹部對張獻忠裹挾而來的流民們進行太多的宣傳和動員,只要提出一個話頭來,然後給大家一個暢所欲言的環境和條件,這些流民們很快就會把仇恨的情緒集中到張獻忠和張獻忠的核心部下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復興黨對那十來個在鐵絲網和機槍陣地上倖存下來的張獻忠的核心騎兵,和那百十來個張獻忠安排在在流民炮灰中擔任頭領的人物的公審工作,就順其自然的展開起來。

王書輝這個人在別的方面不是很注重細節問題,可是他在對於敵人的甄別和審判方面卻是非常的注重細節的。

比如說,他從不允許復興黨在開展革命工作的過程中失去對於敵人審判和懲處的主動權。人民群眾可以參與公審,可以在公審大會批判大會上控訴和叱罵敵人不假,可是王書輝卻不允許復興黨把處理敵人和罪犯的權力直接交給情緒激昂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