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6部分

此前北條氏政不敢迎擊吉良軍,主要還是因為上杉輝虎率領四萬五千大軍攻入武藏國,聲威赫赫實力強橫大有橫掃關東的架勢。北條軍所有家當砸在一起也就四萬軍勢。這麼大的差距讓北條軍孤注一擲的硬拼。

這會兒北條家才出兵的理由也不太難猜。北條家四周的事態在逐漸惡化,幾條佔線不是一路潰敗就是籠城固守,留給北條氏政的操作空間比起半年前可要差出一大截,在這種情況下北條氏政決心搏一把也不奇怪。

吉良軍毫不猶豫的撤回玉繩城讓北條氏政十分失望,他原本有一套複雜的計策對付這兩路吉良軍,兩萬軍勢橫在相模川西岸也是故意引誘吉良軍渡河,可是吉良軍的狡猾大大出乎他的預料之外,明明在裝備、訓練、戰鬥意志上擁有絕對的優勢。兵力上也是半斤八兩誰都不怕誰,可就是這樣的優勢也不敢攻過來。

眼看一天天過去,河對岸的吉良軍似乎打定主意要用圍三闕一的戰術逼死玉繩城裡的北條氏繁,北條氏政在大帳裡急的團團轉脾氣也日漸增長,譜代家臣團勸過幾次都沒有好的效果,眼看士氣在一天天下降,如果他不能有更多的行動,說不定熬到秋收的時候自家主力就要先崩解。

北條氏政惱怒的發洩一通,而後頹然地坐下嘆息道:“這吉良家實在太難纏了!他們竟然施行兵農分離之策,讓足輕可以全年服役不必照顧田間地頭的活計。更不用為秋收而感到煩憂,本家要是這麼耗下去是絕對沒有任何效用的!

武士們要吃飯農民們要收糧食。只需要等到秋收前的農忙期一到,除去本家的主力本陣以外所有軍勢都要解散,到那時本家拿什麼去對抗吉良軍呢?以前到不覺得吉良軍多麼厲害,直到本家當上家督才知道這家不好當,吉良家更不好對付呀!”

小笠原康広覺得再不提點意見,家督就要頹廢下去了,於是就提議道:“主公勿憂!不如命令常陸介殿率軍撤出玉繩城如何?”

“讓常陸介殿率軍撤出玉繩城!播磨守殿不是在開玩笑呢吧?”北條氏政彷彿聽錯似的,盯著小笠原康広看個不停,生怕自己的御用軍師真的變成個神經病,在場的譜代家臣團也紛紛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一些年輕武士露出不屑的表情,彷彿是覺得這個軍師一定是腦袋有問題。

小笠原康広也不理會家臣團的質疑與嘲諷,恭敬的行下一禮說道:“主公聽到的沒錯!臣下的建議就是要請北條常陸介率軍撤出玉繩城,只有此策才能起到打破僵局的目的,想必主公正煩憂的就是眼下的僵局無法打破吧!”

“……僵局!似乎真是這樣!”北條氏政的眉毛一挑,仔細思量眼前的微妙局勢還真就是僵局,吉良軍三萬軍勢圍住四千人把守的玉繩城,打打停停就像過家家似的完全不像上杉輝虎的用兵習慣,從中也可以看出上杉輝虎對北條軍的重視與忌憚。

吉良軍與北條軍已經有好幾年沒有碰撞過,自從高山合戰以來幾年裡北條軍用一連串勝利硬是把士氣給打回來,要說北條軍是一群毫無實力的水貨估計沒人會相信,只是乍看起來北條軍戰鬥力不如武田軍而已,但是北條家的手段更多也更加難纏,實在不好說和武田軍比起來誰更厲害一些。

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還沒有還未開戰就確定必勝無疑的事情,諸葛亮錦囊妙計的戲碼只能出現在戲曲之中,現實中沒有哪個大將敢於作出輕率的軍事決斷,即使是號稱大水貨大草包的趙括,其實本人的統兵水平也是非常高妙的,只是他碰上的是堪稱無敵殺神白起而已。

上杉輝虎不會自大到用三萬人就敢說百分百碾壓北條軍,前幾年的川中島合戰打的那麼順,其實那也是吉良義時透過一連串的謀算和一次次成功的軍事冒險達成的大勝,換個時間換個地點再讓他來一次說不定就沒那麼成功,某次軍事冒險失敗吃個大虧也是很有可能的。

常言道未慮勝先慮敗,吉良軍不敢在自己都沒譜的時候下手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的思維定勢,戰爭的概念說起來很複雜其實簡而述之就是雙方為利益爭鬥而引發的暴力手段,既然是戰爭相互為利益而敵對,就總會有勢均力敵或者某方相對更弱另一方更強的局勢。

強者更傾向於用西平八穩的戰術。平鋪直敘彷彿喝白開水般淡而無味的推進過去。雖然看起來是很無聊無趣的笨辦法。卻是古今中外莫不奉旨為圭臬的制勝法寶,但弱勢的一方就沒有打這種戰術的資本,他只有找機會偷襲一把或者設個陷阱讓敵方鑽,這就是作為的奇正之道,強勢著用堂皇正道,弱勢者用奇險詭道。

上杉輝虎不願意冒險去嘗試小機率的完勝,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