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騎兵!鮮卑至少是匈奴的三倍以上,五十萬鐵騎!
這一刻,呂晨只覺得自己在三國掙扎一年,卻依舊如此渺小,一股深深的無力感油然而生。若鮮卑鐵騎傾巢而來,區區一個雁門關,如何擋得住?
靠匈奴人?靠不住!
嚴格來說,自從五十年前南匈奴內亂之後,匈奴單于對匈奴各部的約束力已經大大下降,騎兵也從二十萬下降到了十五萬。各代單于已經不能完全控制匈奴部落,北方各郡戰火日益增多。漢朝為了避免這些人眾的擾掠,將西河、上郡、朔方等郡治南移,因此原來分佈在西河、上郡、朔方等地的匈奴人更為南下,大多數深入集中到幷州中部的汾水流域一帶。
三十年前,南匈奴各部再次反叛,被漢北中朗將張奐擊敗。十二年前,羌渠單于由於是否幫漢朝出兵東征的問題,造成內部意見不合,被殺死。羌渠單于的兒子於扶羅,也就是劉豹的爹,欲返回單于庭,但遭到驅逐。五年前,於扶羅死,他的弟弟呼廚泉立為單于,劉豹不滿,至今未承認叔叔的單于之位。而此時的匈奴,早已不復當年強盛,經常受到鮮卑的襲擊,內部也並不和諧。
這時,呂晨才明白,三國時代真正牛掰的人物不是劉備、孫權,而是公孫瓚、袁紹和曹操等人,因為,正是這些人在內部紛爭不斷的情況下,還頂住了來自北方鮮卑族的強大壓力。公孫瓚白馬將軍的名頭,正是用異族的人頭累積起來的。袁紹雖不思進取,但也未曾放任鮮卑人烏恆人肆意南下,曹操更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