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郡北岸的堤岸險情不斷,隨時都有漫湧潰堤的可能性。河東郡內糧田無數,人口眾多,為了使河東郡免受洪災肆虐,陳楚不得不下令,扒開對面郟縣一側的堤壩。當堤壩被扒開時,黃浪滔天,數百里的大地在短時間內成為了一片澤國,斷木房梁在黃浪中翻滾沉浮,真是觸目心驚。不過不用擔心這裡的百姓,因為徵北軍在扒開堤壩前已經將所有百姓都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從關中運往洛陽的第二批糧食在函谷關停了下來,因為通往洛陽的必經之路郟縣已經被洪水阻斷。
雖然從幷州、關中運出的糧食因為大雨的原因在短時間內難以運到洛陽,但是整個司隸的糧食問題卻已經暫時解決了。洛陽的各大士族在各方面的壓力下只得拿出糧食。陳楚發出最後通牒的時候是六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三十日時,洛陽各大士族已經拿出了共計八十萬擔糧食,估計最終這個數字會達到一百二十萬石左右,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徵北軍今年的收成也不過一千一百萬擔,除去必要的消耗,真正入庫的大概只有八百萬擔左右。
不只是民生受到大雨的影響,甘寧的剿匪部隊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大雨,甘寧不得不在三餚山紮下營寨,圍困住山上的那兩夥頑匪。在此之前,那些沒有多少劣跡的山匪基本上都已經投降了;其實那兩夥頑匪根本也不想同徵北軍較量,在一探聽到徵北軍的剿匪部隊已經出發後,兩夥頑匪不約而同的派出使者去見甘寧,希望能夠談判投降的條件,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使者缺了一隻耳朵一臉沮喪地回來了,還帶來了甘寧殺氣騰騰的宣言,‘普通山匪若投降則一概免死,其餘只有死路一條!’,一向驕傲的甘寧其實也不魯莽,他將陳楚的命令稍稍做了改變,陳楚原來的命令是‘一概殺無赦’,甘寧將陳楚的命令這麼一改,便從某種程度上分化了頑匪的內部,當然最終效果怎麼樣只有到最後一刻才能顯現。
甘寧率領的四萬剿匪部隊屯駐崤山東麓一片高地上,在崤山通往各處的通道出口上均佈下了堡壘營寨,每寨中有五百軍士,以徵北軍的戰鬥力,即便數萬土匪齊攻,也別想在主力趕到前打破營寨。換句話說,這兩夥近三萬土匪已經被圍死了。
大雨依舊磅礴,徵北軍的營寨中已經形成了許多條淺水溝,這還是因為徵北軍在紮營時挖了排水溝,否則此刻的徵北軍營寨只怕已經泡在水裡了。大雨對徵北軍將士似乎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哨樓上的巡邏兵依舊在眺望遠方,大營四周的巡邏兵不僅沒有比平時減少,反而增加了一倍。甘寧口口聲聲不把土匪放在眼裡,其實謹慎得很。
這天,甘寧像往常一樣在外面巡視了一圈,回到大帳,像獅毛狗似的抖了一陣,孫江等老部將都已經習慣了,並沒有覺得什麼異常,但另一位暫時被調撥到甘寧麾下的師統領就感到有些怪異了,他感到這位甘將軍實在是沒有一點作為將軍該有的風度,不過他對甘寧的一身剽悍的武藝還是非常佩服的。師統領在徵北軍地位略低於軍團長,下轄兩萬左右的軍士,地位官階已經不低了,這位臨時調給甘寧指揮的師隸屬於第五軍團,為第三師,麾下兩萬人馬皆百戰精銳,師統領名叫奉化,兗州人,早在黃巾之亂時便追隨在陳楚麾下,算是徵北軍中的老人了。甘寧直轄的兩萬人馬是甘寧原先在袁紹軍中統帥訓練的人馬,暫時不屬於任何軍團,算是一個獨立師吧。
甘寧脫下夾袍,在帥位上坐下,這時,有親兵送來一塊乾毛巾,另有兩名親兵分別給孫江、奉化送上乾毛巾。
甘寧抹了一把臉,看了一眼大帳外嘩啦啦的大雨,罵道:“他媽的,這大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隨即問下首的兩人,“現在是哪隻部隊在崤山下巡邏?”
孫江稟報道:“是奉統領第三師的將士!”
甘寧點了點頭,看著孫江,皺著眉頭又問道:“我怎麼發現這幾天都是奉統領麾下將士在巡邏呢?”
孫江面露尷尬之色,回稟道:“將軍,我們麾下的將士實在頂不住這狂風暴雨,所以……”(未完待續)
第393章 雨中遭遇
甘寧一拍案几,“放屁!頂不住就縮回來,如果是打仗,是不是也可以頂不住就給老子當逃兵!”
孫江抱拳垂首,沒敢吱聲。一旁的奉化倒是一臉的平靜。
“從明天開始,由我手下的人馬去巡邏!”甘寧不容置疑地下令道。孫江連忙應諾。
甘寧眼睛骨碌一轉,看著奉化問道:“奉統領,我就奇怪了,你手下計程車兵怎麼就和我手下計程車兵不一樣呢?”
奉化微微一笑,抱拳回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