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治國,那是不行的,官員就是這個帝國的頭腦,若是頭腦裡沒有理『xìng』的思維,靠滿嘴跑火車和想當然,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個帝國,除了文臣無武將之外,還應該有一大批真正的技術官僚,需要一大批有能說得上話,有一定影響力的擁有“新思維”的官員,在國家需要決策重大問題或者事情的時候,能以科學和理『xìng』的思維給國家一個相對正確的建議。
空談誤國這幾個字,楊改革先前也有一些理解,不過卻沒今rì這般深,見過了孫元化在太陽下暴曬著實驗技術,楊改革忽然明白,自己要做的不僅僅是平衡朝堂上的力量對比,這個,只是一個簡單的帝王之術,對於一心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的皇帝來說,還是不夠的,自己還需要一大批這種有理『xìng』思維的官員來支撐這個帝國,這個大明帝國,需要更多的孫元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一個巨人,更需要有一個健康和合理的頭腦。
平衡朝堂上力量的同時,平衡思維上的力量對比,更為重要。
楊改革明白,自己還需要扶植一批孫元化,還得讓技術官僚,“理『xìng』思維”成為朝堂上一隻重要的支撐力量,只有這樣,這個帝國才能健康的成長,才能長久。
不然,即便是自己把明帝國這個巨人建設得再強大,武裝得再厲害,可指揮頭腦的依舊是那些腐朽的舊思想,依舊是那些不著邊際的“空談”想當然,這個巨人即便再強大,也只是一個沒有腦子的武夫,蠢蛋,空有一身力氣使不出,只會被人耍得團團轉。
平衡朝堂上的力量這個自己在做,拉一派,打一派,打一棒,給個甜棗,楊改革也玩得純熟了。
平衡朝堂上的思維力量,這個,算是新進入楊改革視野的一個新鮮事物。
誰是有“新思維”的官員,誰有比較大的影響力?
楊改革這一分析不要緊,這一分,倒是分出不少奇怪的結果來。
真正說得上是新思維的官員,自己帝黨之內,卻是徐光啟和孫元化,像孫承宗,居然都是“舊思維”,更別說畢自嚴,施鳳來了,這讓楊改革有些驚訝。再想想,實際,自己理解中的“新思維”,幾乎大半都是“洋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和洋人有接觸,能接受和運用洋人那邊的技術和思想,對技術都比較在行。
這個區別的發現,確實讓楊改革驚訝不已。
楊改革思索了一朕,發現自己要補的功課還有很多,不僅僅是要把平衡朝堂的帝王之術玩轉,更得把平衡思維這個新東西考慮進去。
還得考慮給“新思維”更多的上升空間和說話的權利,而不是僅僅以前想的那般簡單。
推動技術的進步,不可能靠一個孫元化,同樣的,推動社會的變革,也不可能靠一個皇帝,思想上的進步和認同,也是很重要的,沒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實現不了自己心中所想。現在很多人確實是和自己走在一條路上的,自己可以帶著他們賺錢;自己可以帶著他們發財;自己可以給他們官位;可以給他們權利,可這些人的思想,卻未必是和自己一條道上的,楊改革知道,自己需要更多的,在思維方式、思想上和自己一條道的人。
孫元化見皇帝說著說著,自己陷入了沉思,也不好打攪皇帝,只能在一旁等著皇帝自己醒來。也好奇,皇帝到底想到了什麼。
楊改革沉思了許久,考慮了很多先前忽視的東西。得了不少有用的東西。自己不僅僅是要培養進士班,不僅僅是要弄個太監班,也不僅僅是要打一派,拉一派,也不僅僅是要玩弄帝王權術……,看著眼前的孫元化,楊改革感慨頗多。
孫元化見皇帝清醒過來,看著自己笑,連忙底下腦袋。
“呵呵……,剛才是朕不好,出神了,卿家莫怪……”楊改革笑著說道。楊改革很早就有感覺,覺得自己和徐光啟在很多東西上是有傳承的,遇到之後感覺格外的親切,原先倒是以為是因為很多東西都是這位老人發明和確定的,比如直角,鈍角,平行線這些東西,到現在,楊改革才明白,自己的直覺沒錯,感覺徐光啟親切,還有就是因為思維上的認同,徐光啟這些“新派思維”的人,在某種程度上,和自己的思維方式是相同的,傳承的不僅僅是那些直角鈍角的命名,更多的是思維以及思維方式的傳承,所以,遇到徐光啟之後,才會感覺那麼親切,這種感覺,即便是和自己信任有加的王承恩,孫承宗,也是沒有的。
第七百四十二章 學堂
第七百四十二章 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