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沾了墨水的筆,在紙上畫起來,就手感而言,比楊改革用竹尖寫字舒服得多,很柔軟,也比竹子有任『xìng』得多,畫出來的線條,剛開始因為不熟悉力度,倒是有較多的墨出來,但稍稍的控制力道之後,畫的線條就比較整齊了,下墨也均勻了。
楊改革一下子就來了興趣了,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鋼筆”終於從竹子進化到金屬了。
楊改革高興了一陣,也寫了一陣,已經對這種“鋼筆”驗證完畢,確實是一款不錯的蘸水鋼筆,筆尖也不硬,不容易劃破紙,寫得字跡也算清晰,蘸一次墨,也能寫好寫個字,就是筆尖稍稍的有點軟,楊改革不敢太用力,稍稍的一用力,這筆尖的下墨就過多,字跡立刻就無法看,但又比竹子筆尖好得多。楊改革確定,這是一款比較成熟的“鋼筆”了。
“有點軟了,若是還有硬一點的,則更好……”楊改革道。
“陛下,還有這個,這個是用鋼鐵做的筆尖,比較硬,陛下試試……”王承恩連忙又遞上來一款鋼筆,見皇帝頗為有興致,也樂得高興。
楊改革又接過這支鋼筆,自己在墨水裡沾了沾,開始寫起來,一入手的感覺就是,這個鋼鐵筆尖,筆黃金筆尖硬了許多,寫字要用到的力度,比黃金筆尖大得多,剛開始寫,也因為力度控制的原因,墨水有時候下得多,有時候乾脆沒墨,等稍稍的適應了一下,楊改革已經能熟練的適應這款鋼筆了。
越寫,楊改革的臉上的笑容也就越多。
楊改革自稱改革,以改變明朝,推動明朝變革和進步為己任,那就必定要改變很多事,改變很多習慣。註定是要掀起明朝的變革的。
楊改革自從做了皇帝,以改革自稱,以改革自名,也沒少對如何對明末進行變革進行思考,對社會進行大的變革,特別是明末這麼一個複雜的局面,楊改革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
首先,大的變革,大的改革這個,肯定是要有的,就明末的這個局面而言,沒有這個,一味的“糊牆”,是改變不了明朝滅亡的局面的。
大的方面要進行變革,這個毋庸置疑,可實際,就整個社會的變革而言,各種細微處的變革更是重要,大動作還得配合無數的小變動、小改變,只有這樣,才能談得上真正的變革,所謂的潛移默化,就是這個意思。
一味的用大手段,大力度進行大變革,所遭遇的反彈和壓力必定會越來越大,楊改革還不想自己一個人和天下人戰鬥。
而這些從細微之處的改變,則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緩衝作用,可以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細微的變革可以逐漸的讓人們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對變革不會產生太大的逆反心理,對於變革而言,更加的有利。
就明末這個局面而言,是必須變革才可以活下去的,而社會的變革,必定會有一個巨大的震動,而無疑,無數的小改動,小震動要比一次次巨大的震動要更加的適合這個時代。
誰也不想天天發生大地震,天天看到自家家裡的房子搖。若是“地震”的強度很低,低到感覺不出來,想即便是天天都有“地震”,也沒人會對他有什麼感覺,更不會對地震感到可怕。
這個書寫工具的改動,可以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變革,比起轟轟烈烈的大變革來說,他算不得什麼,雖然這件事當初也沒少被群臣攻擊。雖然當時是不了了之,楊改革也沒下個聖旨說不準用『毛』筆寫字,也沒下聖旨說一定要寫小字如何如何。
但也卻給這書寫工具的變革開了一個小口子,這個一個口子,如今就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發展,不經意間,從竹子筆變成了“鋼筆”,一個細微之處的變革,就這麼有了新的進展。細微的變革,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這裡細微的改動,那裡細微的變動,或許此時不被人太注意,但隨著年長rì久,必定爆發出驚人的能量,待到數年,乃至十數年,數十年後,人們會發現,原來自己改變了這麼多。這種種細微的變革疊加在一起,就會產生偌大的能量,而這些能量,又正是徹底改變整個社會所需要的能量,改革,才會真正的實現。
大刀闊斧的改革雖然很暢快,很愜意,可也更加的艱難,所遭遇到的壓力和反彈,也必定更加的大,人亡政消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個應該是鋼做的吧?”楊改革書寫了一陣,就問道,這個鋼筆,和後世的鋼筆還有有些區別的,沒有後世那般明晃晃,倒是有些黑不溜秋的感覺。
“回陛下,這個正是鋼做的,據劉吉善說,他歷經兩年,用天下數種材料來做筆尖,比較好的也就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