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今跟在徐光啟身邊辦事,rì後的成就不可限量,他也是有必要交好的。
“回稟大人,正是,我等都是借了史大人的光,才能活命,得史大人推薦,才來了這遼東打韃子的,一是來混口飯吃;二來也是報陛下的大恩,報史大人的恩……”楊六立刻把史可法丟擲來,如今,史可法這張牌,逐漸的成了他們的保護傘,誰想動他們,都得考慮一下史可法這個背景,在遼東這個大軍林立的地方混飯吃,不找點背靜是不行的。
“算起來,史大人也算是本撫的同僚了,當年,也同在陝西為官的,……多虧了陛下聖明啊!”洪承疇確實有些想把這隻隊伍收入囊中的意思,不過,洪承疇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功課”。!。
第六百七十三章 功課(二)
遼東巡撫衙門。
洪承疇已經沐浴過了,在榻上立了一個香爐,在香爐上點了一隻香,盤tuǐ在榻上,準備靜下心來,進行深思,進行自省。
這是洪承疇的功課。
洪承疇靜坐了一會,又睜開眼睛,伸手將及手處的一件物什拿出來,這是一件“防箭衣”,這種防箭衣,遼東的大小官員都有,屬於朝廷配發的,和盔甲一樣,但這件,不是配發的,而是袁崇煥送給他的。
看到這件防箭衣,洪承疇的腦海裡出現的是千軍萬馬,他身穿這種防箭衣在這千軍萬馬之中衝殺的場景,如以前邸報上說袁崇煥的,他身上,肋下,也是中箭如蝟……
想到這種血腥的場面,洪承疇的心思就平靜不下來,不得不睜開眼睛。
以他這些rì子做的功課來看,他做這個遼東巡撫,還是比較容易做的,大小將領並沒有因為袁崇煥的調離而對他有什麼反感,大小將領聽說他得皇帝親自訓導,對他更是羨慕,洪承疇覺得自己指揮起這遼東的大小將領來,一點問題沒有,這些大小將領服的是皇帝,他,借了皇帝的光。
這一層東西,他已經mō清了。不過,更多的,更深的東西還模糊得很。
到遼東來,肯定是要打仗的。但,“仗”真的輪得到他來打嗎?洪承疇稍稍的嘆口氣,只怕未必,以先前的情況,只怕皇帝會派出前敵總指揮,專門負責打仗。這次萬里之戰,只怕還輪不到他來指揮和東虜決戰,那他能幹什麼?又需要幹什麼呢?皇帝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上,又希望他做什麼呢?
這隻香已經燃盡了,洪承疇重新點上一隻,閉上眼睛,重新開始自省。
遼東這場大決戰是輪不到他指揮,他頂多率領一部分人馬配合前敵總指揮作戰,那他能幹什麼?……對於上戰場廝殺,這是肯定的,他已經有了心裡準備,袁崇煥能做得到的,他自信也能做到,想到這裡,洪承疇的眼睛再次睜開,看著那防箭衣發呆。
發呆了一陣,再次閉上眼,洪承疇又開始深思其他東西。
皇帝把他放在遼東,為的是什麼?難道僅僅就是為了“打仗”?
顯然不是,他和盧象升都不是帶兵出身,讓皇帝看重的,讓他們脫穎而出,實際還是行政能力。
繼續深思……
繼續點香……
如今大明朝基本控制著金州這一大塊地方,控制著海岸線五十里以內的範圍,這麼一大塊地盤,都在明朝的有效控制下,說起來,他這個遼東巡撫所管的地盤,實際已經很大了,不是以前那一小塊狹長的錦寧防線可比,如果隨著明年戰事的推進,大明重新收復失地,只怕這遼東一地的地盤瞬間暴漲數倍……
想到這裡,洪承疇再次睜開眼睛,將遼東的地圖拿過來,仔細的觀察起來。
看著看著,洪承疇的臉面越來越歡喜了,似乎是堪破了某些謎題,證實了心中的疑huò。
一旦大明朝收復了實地,把東虜趕進大漠,那這遼東的地盤,瞬間暴漲數倍,皇帝派他到遼東來,只怕不僅僅是讓他們帶兵那麼簡單,只怕更深的含義還是在控制這些新收復的地盤,想想rì後的遼東有多大?洪承疇的心不免jī動得厲害。
在以前,洪承疇肯定會認為,遼東的地乃是蠻荒之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些地方不養人,大明朝佔了那些地每年還得到貼不少維持費用進去,可如今卻是截然不同,有了番薯,隨隨便便找個地方,隨隨便便種點,都餓不死人的,也就是說,關外的地已經可以算得上是熟地了,有相當的價值……
洪承疇面帶微笑著,似乎是看破了皇帝讓他來遼東的意圖。洪承疇盤算著,遼東這地方,只怕很長時間都會是那種亦軍亦民的軍管狀態,軍管只怕會持續很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