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卿家覺得如今鹽課裡有哪些弊病?”楊改革笑著問道。
“回陛下,臣不敢託大,但是,也知道一些皮máo,比如官員營私舞弊,官shānggōu結,官府勒索,私自加價,走私私鹽這些都是鹽課裡的弊病,陛下打算如何應對呢?”林釺的頭腦還算清醒,問的問題,也問到了根子上了。
“我朝行過開中法,行過綱鹽法,如今朕打算把鹽課改成票鹽法,坐地徵稅,不拘商人買賣行銷,如此只需要在鹽的主要產地徵稅就可以了,倒是大大的節省了jīng力……”楊改革笑著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林釺聽了皇帝的話,想了一陣子,道:“回稟陛下,臣聽了陛下的票鹽法,雖然覺得好,可臣還是無法理解,此法對於解決臣所言的那些弊端,有何用處……”林釺確實是個誠實的人,實在的人,對於自己不懂的,沒聽懂的,有疑問的,直接就問了。
楊改革笑了笑,這個林釺,果然是個“老實”人,這國家,這辦事,要的就是這種實在的老實人,沒這種老實人支撐,光靠像劉周宗這些耍嘴皮子的人,這明朝要不了多久就會翻壇,笑了笑,回道:“如今,我朝製鹽,大部分還是靠鹽戶煮鹽,說實話,這種製鹽的方法,太落後了,造價高不說,而且太分散,不好管理,更不適合朕說的那種坐地收稅的票鹽法,朕的打算是將煮鹽改曬鹽,將天下產鹽的地方歸攏到幾個固定的鹽場,以曬鹽的規模,天下也無需太多的鹽場即可滿足天下人食鹽了,如此,朕只需在這些固定的鹽場坐地收稅就可以,豈不快哉?”楊改革笑著說道。
林釺聽了直點頭,雖然他對鹽課沒有太多的研究,但是,聽了皇帝這個方法,也是覺得不錯,很理想,不過,想了想,又道:“敢問陛下,這內陸沒有曬鹽之利,又當如何?”
“無妨,朕只需在四川,湖廣,陝西這些地方找幾個固定的地方煮鹽即可,不需算到處分散,固定在幾個固定的地方煮鹽,一是可以以量取勝,降低造價成本;二是方便坐地收稅……”楊改革接著解釋道。
“敢問陛下,固定在幾個固定的地方製鹽,這固然便於收稅,可這長途的運輸,豈不是使得鹽價更貴?”林釺對於這個事,看樣子是相當的認真和謹慎,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帝黨就胡luàn同意皇帝的說法。
“呵呵呵,這個無妨,曬鹽就不說了,都在海邊,有海船之利,每次運輸少則數千石,多則幾萬石,其實,還是相當有優勢的,至於內陸,其實,四川和湖廣也是有水路便利的,朕煮鹽的地方,也必定靠近河邊,可以透過江河運鹽,其實,也還是很便宜的,朕如今在江南對造船進行補貼,也並不拘鹽商造船,呵呵呵,這也算是降低了運鹽的成本吧……”楊改革笑道。
林釺直點頭,抬頭看了皇帝一眼,眼睛裡,充滿了敬佩的光芒,這位皇帝為了國事,當然是沒少謀劃啊!想了想,又道:“那陝西之地,陛下打算如何?陝西無江南河道之便,運鹽困難。”
“陝西,其實也有河,不過,不能和江南相提並論罷了,好在這些運鹽不便的地方也不是很多,於大局並無太多的掛礙,即便是因為運鹽導致鹽價稍高,即便是每斤鹽高個三五文,也是在合理範圍之內。”楊改革解釋道。
“陛下大才,如此設計,果然jīng妙,天下只有幾個固定的地方製鹽,都擺在了陛下的眼皮底下,如果有人從中做手腳,則必定暴露無遺……對於制約官員從中營私舞弊,官shānggōu結倒是有相當的效果……”林釺對皇帝的這個票鹽法給予了一定的肯定。
楊改革相當自信的笑了笑。
“不過,臣再想問陛下,又如何防備私加鹽價?又如何防備私鹽?不能防備鹽商胡luàn加價,百姓總享受不到陛下的德政,百姓總還被鹽商盤剝,不能防備私鹽,陛下坐地收稅的打算,怕要落空了。”林釺對新鹽課再次提出了疑問,顯然,這是一位腳踏實地的官員。
“對於防備私鹽的問題,朕目前有兩個方面的準備,第一就是從資料入手,天下製鹽的地方不過那麼幾處,向某個地方銷售了多少鹽,都有記錄可查,人吃鹽幾乎是恆定的,如果不出意外,還會逐漸增加,如果某地銷售的食鹽驟然減少或者大減,則說明此地有私鹽流入,則需要詳查;第二就是是對私鹽持高壓態勢,嚴防私鹽,頭幾年比較難一點,可能需要比較大的jīng力,一旦待各地吃鹽的數量穩定下來之後,則可以根據資料的變化推斷出私鹽流入,當然,朕也不指望能完全杜絕私鹽,些許損失,朕也不會放在心上……”楊改革說了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