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5部分

不能掌握的工業化不算工業化,就比如晚清的“工業化”,就是典型的不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工業化,這種結局,歷史也早已驗證了必定失敗。

可視,補貼馬車,這馬車廠掌握在自己手裡,這生產新型馬車的鋼鐵也掌握在自己手裡,這鋼鐵的原材料,雖然如今不掌握在自己手裡,可自己如今卻是有能力把這個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整個產業鏈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某個環節出了問題,自己可以很容易找出問題的所在,加以疏導,就是可見。

可預見,補貼的後果,是可以預見的,補貼必定催生馬車業飛速發展,隨之就是鋼鐵業飛速發展,隨之就是冶煉煤炭業飛速發展,而煤炭和冶金鋼鐵業的發展,則無疑將會催生出火車,這工業革命,幾乎指rì可待,這就是可預見。

基本重工業齊備了,其他各種衍生品也隨之而出,透過明朝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工業化必將急速發展,而各種傾銷地,則是餵養工業化這頭怪獸的加餐。

這一切的脈絡是如此的清晰,而如今,一切當從補貼馬車製造業開始。推開工業化這扇沉重的大門。

工業化所需要的天時,地利,人和,自己都已佔齊了。推動工業化的過程,自己有能力掌握:享受工業化帶來的成果,也掌握在自己手上,先前做的種種努力,此時,終於匯聚威一條貫通的河流,開始涓渭流淌。

第五百一十六章 美餐

楊改革依舊是忍不住心中的喜悅,送走了孫承宗之後,楊改革翻開了自己秘藏的幾碟東西。

五年計劃。

此時再看自己先前寫下的五年計劃,無疑是很生澀的,各種資料和指標,只能說是生搬硬套,只有一些乾癟癟的數字,至於如何達到這些數字,楊改革也沒有具體的計劃,只能說,知道是知道自己該這樣做,知道自己要達到這些數字和目的才能推動工業化,卻不知道怎麼才能做得更好,怎麼做,才更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

如今重新審視這些數字和計劃,無疑,一種水到渠成,一種順勢而為的感覺撲面而來。

就以工業化重要的指標,鋼鐵的產量來說,楊改革倒是列了一些數字。給自己的五年計劃裡,規劃了某某年要達到鋼鐵產量某某某這些很熟悉的詞語,但是,如何達到這些數字,路子卻不通暢,手段也過於單一。

先前羅列的計劃裡,也就是孫元化那裡鑄炮需要一些鋼鐵,自己的火器工場需要一些鋼鐵,除此之外,也就有限了,雖然楊改革知道,自己必須重視和培養這些工業的雛形,可這些出路著實有限,即便是不顧經濟規律強行催生,也就是明朝的大炮多一些,火槍多一些,雖然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大大的推進了明朝的工業化,可如果和如今的情況一比,無疑顯得生硬和生澀。

楊改革興奮的在五年計劃裡,填上這一筆:扶植馬車製造業,扶植相關的機械製造業,努力的提高鋼鐵的需求量,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現奠定基礎。

楊改革興奮依1rì未減,攤開大地圖,開始為自己尋找一個鋼鐵和煤炭的重工業中心,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唐山。

這裡不僅有煤礦,更是有鐵礦,乃是天然的重工業基地,更是rì後中國工業的搖籃。更是靠近京畿,在běi jīng東面,只有三百里,南下天津更近,只有二百里,無論從地理環境和地理資源來說,都是重工業基地的首選。

得益於唐山的出名,楊改革倒是很快就大致的圈定了一個範圍,如果時唐山比較陌生,那麼,開灤煤礦的大名,因該能讓人想起些什麼來。如果還是很陌生,如果玩過《鐵路大亨》這個遊戲,那麼,就會對他很熟悉,楊改革恰好就是玩過這個遊戲。

楊改革面對自己圈定的“唐山”,面sè赤紅,心cháo澎湃,重工業基地啊!這可是自己的重工業基地啊!

楊改革又在自己的五年計劃裡,重重的寫下:重工業基地,當選擇唐山。

“大伴,大伴。”楊改革心cháo澎湃的喊道。

“奴婢在……”王承恩連忙跑了進來。

“孫元化如今在那裡?”楊改革急急忙忙的喊道。

“孫元化?……回陛下,在天津那邊鑄炮呢……”王承恩給皇帝猛烈的問話嚇著了,連忙回答。

“立刻召孫元化進京!最快的速度。”楊改革及其興奮的喊道,重工業基地已經浮出水面,這其中的價值和意義,已無需在說什麼,孫元化作為鑄炮和鍊鋼的領軍人物,無疑是最重要的,建設鋼鐵煤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