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互相望了一眼。
徐光啟道:“回稟陛下。臣以為。此法尚可。”
“陛下,臣也以為此法行。”孫承宗也不反對這件事。
“那既然行,那看看該給個件麼品級或者官職?”
徐光啟想了想,道:“回稟陛下,向來。這進士出身補入各部。都是從主事起,主事乃正六品,外放一般都是縣令。正七品。”徐光啟沒有直接回答該給什麼職位和官品,而是給了一個可供參考的選擇。這就是當人臣需要注意的地方了。什麼事都是你做主了,那這皇帝怕會對你有意見。
“主事?正六品?縣令。正七品?這今年新科進士,有三百多位吧,也就是說,最低。也會是個正七品咯?”楊改革覺得這當了進士可真昭啊!一出來,起碼是個正處級幹部。稍微好點的,還是個副廳級幹部,難怪在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要是自己有一丁希望,自己也不會放棄這科舉的路子啊!
“鳳稟陛下。是的,陛下今年恩科有三百多個,一般最低也是個正七品的縣令。”徐光啟肯定道。
“正七品就正七品吧,既然如此那就都給正七品的職位,徐師傅,你看,這大概需要多少人?”
“回稟陛下。可如我朝洪武年間移民一般,設立司農司,由陛下派出欽差總攬移民全域性,不過,如今和當年的情況又不同,如今遷移的人口眾多時間緊急。所以,臣建議,陛下可在受災之縣設立司農局,設立司農局移民主官一名,專事移民,移民官數名,由每位移民官帶領一批人遷移,負責沿途接洽和保全移民。臣大致的計算了一下陝西。河南,湖廣等牽涉移民之州縣,怕不下一二百,所需之人,甚巨”說道這裡,徐光啟才發覺,自己的這個計劃,也許真的很龐大。一下子就批發了一兩百個七品主官,還有不知道多少位協助移民的移民官,這個,這,不知道大明的官場是喜歡自己,還是狠自己呢。
“徐師傅是說,以前移民。是由一位官員帶領一批人移民的?是這樣的?”楊改革還是首次聽說古代移民是這樣乾的,對這個很感興趣。
“回稟陛下,如果是移民自願的。那麼,朝廷只需要派遣一名官員,負責帶領就成,這名官員負責移民過程中和沿途各地的接洽保全移民。這遷移的勘合,牌照都歸這名官員負責,如遇到不願意遷移的百姓,這就比較難了,除了負責帶領的官員之外,需要動用衛所駐軍強制遷移。這個就比較麻煩。不過,此次遷移,有陛下權利支援,又是災荒之年。遷移的地方又是魚米之鄉,應該不會太難,臣相信,只要和災民好好的溝通一下,應該不是問題。”徐光啟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樣,聯明白了。對了。以前這移民的帶隊官是如何解決的?”楊改革現在的打算是啟用還在進士班讀書的進士們。而且一次性可能需要啟用一兩百位進士當移民官,然後再派遣一兩千個的監生去協助。不知道以前是怎麼幹的。
“回稟陛下,洪武年間的移民,雖然是號稱移民百萬,可是。時間跨度比較大,有數十年時間,所以。不似如今時間緊迫,一下子需要數百個移民官,那時候,多派遣一些比較清貴的朝廷官員,或者啟用一些當地閒賦在家的官員負責,並不需要像如今這樣,數量龐大,而且時間緊急。”徐光啟又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樣的。聯明白了。”
楊殃革點點頭。使用以前的移民政策和移民方法,這個很有必要,畢竟。這才是最貼近事實,最有利實施的。不過,這以前的方法和現在的情況也是有差距的,不可能一模一樣。
“徐師傅接著說。”楊改革揮揮手,一事徐光啟接著說。
“陛下,臣以為,每州縣司農局可配數名幹事、書吏,協辦移民事務。移民官
幹事負責協助移民官移民,泣幹事、書吏可由“約監生充任。或者由當地的學子充任。”徐光啟說道這裡,又停下來。看這皇帝。
楊改革聽得很仔細,也在認真的分析,問道:“這移民基本上只是到縣吧?沒有深入鄉或者村?”楊改革發現這明朝的行政能力,最低的一級,是縣,現在,徐光啟的移民計劃,也只佈置到縣一級。
徐光啟很驚愕!深入鄉村?這,皇帝的想象力,實在是太豐富了點。自己原本以為自己每個受災的縣都設立司農局,就已近很奢侈了。現在皇帝居然問自己為什麼不深入鄉村?這,難以想象,這得動用多少人。
楊改革只是隨口說一句。著徐光啟一臉驚愕的樣子,知道自己說的話恐怕太“無知”了一點,道:“接著說,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