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往哪裡遷移,而是解釋這遷移的好處來。
“沿河遷移出來?遷移到哪裡去呢?陝西要遷移出來的,怕有幾十萬戶,或者上百萬戶之多啊!那個地方能容易如此之多的人呢?”楊改革就納悶了,這臺灣根本就沒有搞定,根本不可能遷移啊?自己是準備把人口遷移到臺灣去,不過,這鄭芝龍才剛剛接觸,還在招鄭芝龍入京呢,談都還沒有談呢,如何安置?總不能讓那些老百姓到江南去耕種吧?要是那樣,這江南的老百姓還不和陝西的老百姓打起來。
“……回稟陛下,臣的打算是圍湖造田,以供數十萬戶百姓安居。”徐光啟現在才把自己的打算說出來,說到這裡,停頓了下來,似乎為是為讓君臣有個接受的過程。
圍湖?楊改革納悶,在那裡圍湖?“徐師傅,這,在那裡圍湖?那個湖可以供數十萬的百姓安居?”楊改革心目中的湖,就比院塘大一點,上百萬人口下去,這湖怕是連水珠子都不會剩下一個。
不光是楊改革納悶,朝堂之上,其他人也納悶,沿河運到江南是比較簡單,這坐船,一日千里也不是吹牛,但是,這江南哪裡還有地方供這樣多的人去耕種啊?能耕種的,人家早就開墾了,還等著你過去耕種?都準備看看這徐光啟怎麼說。
徐光啟也許覺得自己這個辦法過於的異想天開,停頓了一下,才回答道:“圍洞庭湖……”說完,徐光啟就閉嘴了,這個辦法,確實是異想天開了點,說完了,就不說了,準備讓君臣都有一個適應的時間。
啊!!楊改革呆住了,圍洞庭湖?這這個主意比自己這個穿越者還要能異想天開啊!洞庭湖是那樣好圍的嗎?那洞庭湖多大多深,你能圍得了?
不光是皇帝吃驚,大臣們同樣是大吃一驚!沒想到,這徐子先的膽子和魄力如此的大,敢說圍洞庭湖,這得多麼大的膽啊!
“徐師傅,你肯定,是圍洞庭湖?”楊改革弱弱的問道,楊改革十分的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回稟陛下,確實是圍洞庭湖。”徐光啟說這句話的時候,氣定神閒,好似這件事一定能成一樣。
楊改革那個暈,這都是怎麼了?這都能行?
“徐師傅,這能行嗎?”楊改革暈乎乎的,只能看徐光啟如何的解釋,這件事,楊改革又暗暗自責,沒有把握好時間,沒有和徐光啟好好的溝通,否則,也不至於自己如此的被動和不解。
“回稟陛下,圍湖造田,不是臣今日首次提出,古已有之,不光是洞庭湖,這太湖,鄱陽湖,等等,都在圍墾之列,大規模的圍墾,甚至可遠推至宋,當年為了抵擋元軍南下,曾經在荊江南北築院田,開墾過近二十萬傾的良田,所以,臣以為,這圍湖一事,大有可為。”徐光啟微微道來。
朝堂之上,不少人陷入了深思,聽了徐光啟的話,不少人點頭,這圍湖一事,確實,古已有之,不少書上都有記載,有的人覺得,這確實是件可行的事。
“啟稟陛下,臣以為,徐少保所言有理,這圍湖古已有之,想洞庭湖煙波浩渺,有八百里洞庭之說,如果能圍出一部分作為良田,容納百萬移民,也不是難事,也算是造福百姓的一大善舉啊!臣贊成。”一個大臣率先就出來贊成徐光啟的計劃了。
楊改革還在為這圍洞庭湖的壯舉感慨。還在為徐光啟那種開闊性、散發性,驚豔的思維感到驚訝!
徐光啟又接著道:“……陛下,這洞庭湖素來有八百里洞庭之說,臣查閱過不少文牘,發現這洞庭湖有些地方,水只有幾尺深,有點不過丈餘深,這完全可以築土圍院,改造成院田,這院田不光土地肥沃,而且還不缺水,如果不怕這潰堤,這完全就是魚米之鄉啊!想這移民如果知道是把他們遷移到魚米之鄉,估計很樂意,……這八百里洞庭,乃水草豐盛,魚肥米多之地,別說遷移百萬移民,怕是數百萬,也綽綽有餘……”徐光啟為自己的計劃解說著。
楊改革被徐光啟的圍湖造田計劃幾乎打動了,如果真的如徐光啟說的,這圍湖出來的田,是良田,又不缺水,是造就一個魚米之鄉,移民們肯定會很容易接受,移民的牴觸情緒會很低,便於移民。能容納百萬移民,那往這裡移民,則一點問題沒有,不必等到自己搞定了鄭芝龍,往臺灣移民,那時間是在是趕不上,不過也糾結了,這洞庭湖是幹什麼的,楊改革還是有點印象的,中學課本里就說了,這是長江洩洪的地方,這把洞庭湖圍了,那長江發大水咋辦?日後的環保人士不會找自己麻煩吧?
“徐師傅,這洞庭湖是長江發大水時候洩洪形成的,這大規模的圍院了,不會對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