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前馬後體貼周到,生怕小龍女出現什麼意外。孩子生下來之後——不知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從已經腐朽的小木馬看像是個男孩兒,可也說不準人家夫妻倆是不是將丫頭當小子養——楊過是慈父,給孩子打造各種玩具,小龍女到說不定更嚴厲些,逼著孩子在寒玉床上練功。
再過了十幾二十年,孩子長大了,有了傾心相戀之人,在楊過與小龍女的操持下在古墓中完婚,於是這墓中的夫妻由一對變成了兩對。接下來又是新生命的降臨,升級為祖父祖母的楊過小龍女想必十分開心,對孫兒百般呵護。
漸漸的楊過與小龍女上了年紀,後入古墓的兒媳或者女婿也耐不住數年如一日的地底生活。終於在神鵰大俠夫婦壽終正寢攜手而去不久,迫著夫婿或是妻子全家搬離了這座活死人墓。但是從小在古墓長大的楊過與小龍女的孫兒卻並不像自己的爹親或者孃親一般厭惡墓中的生活,時不時還要回到墓中為祖父祖母上香,順便在古墓中住上些時日。
只是這寒玉床不知道是一開始就被帶走了還是後來才被搬走,畢竟周芷若只能憑著這些痕跡判斷出大概的時間,具體些卻是無能為力,何況周芷若本身並不是捕快,能從這些蛛絲馬跡中猜出這許多或溫馨或紛爭的事件已經很是難得,畢竟在這些點點滴滴中周芷若至少能夠肯定這九陰真經楊過和小龍女即便不留給自己的兒女,但一定會留給他們的孫兒。只要九陰真經尚在人間,她就有希望找到它!何況前世不還有個號稱神鵰俠侶的後人出現嗎!
有了下一部追尋的目標,也不再寄希望於在古墓內找到九陰真經的全本,周芷若將手中的零零碎碎歸置到一塊兒隨意放到了所處石室的角落裡,轉身沿舊路往回走。由於事先都留了記號,返程的路要比來時快了不少。或許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解壓的方式,周芷若心中除去淡淡的惋惜,竟多了幾分觀賞古墓的心思。
往古墓裡面走的時候光注意邊邊角角的細節,周芷若根本沒注意過整間石室或者說幾間石室連在一起時構造的有多麼巧妙。如今這一看,才驚悟當年古墓派的創始人是懷有何其高絕的才華。她記得明明已經將周圍的幾間石室都探查過了,可是回過頭看卻發現這些石室之間至少隔出了足夠放下十張寒冰床的空間。
那消失的,或者說還沒被她發現的房間會是什麼?
周芷若不由好奇心起,重新在幾間石室中晃悠起來。這次的找尋要比之前難上許多,畢竟絕大多數可疑之處她已經研究過不下兩三次。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又經過了差不多一兩個時辰之後,總算讓周芷若看出了些門道。
繞回先前曾經放置寒玉床的房間,周芷若在南側的牆面一寸一寸的摸索敲打,一直到摸到一處與周遭石壁幾乎完全相同手感卻略微有些詫異的地方才停下手。周芷若下水之前為了方便將長劍留在了岸上,在身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趁手的工具,最後還是將頭上的髮簪拔|出開始對那處異常的地方扣扣撬撬。
沒撬幾下,表面的一層薄薄的石板被撬走,露出裡面一個生鐵打造的機關。周芷若把手放在圓形機關上試了幾下,一狠心將機關向上拔起,同時一邊聽聲音一邊旋轉。就聽見機關之下先是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緊接著‘咔噠’一聲似乎有什麼被扣住。周芷若抓住時機又將機關重新按回遠處,只聽‘轟隆隆’幾聲,南側的石壁一點一點向兩邊移動,露出了一個足夠兩人透過的暗門。
將手中機關歸位,周芷若取下牆上一支還未使用的火把,連同手裡這根已經燃了一半的一起走進了暗門。
暗門後依然是一間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石室,只是裡面卻不再是空空蕩蕩。暗門對面的牆壁之前擺著一張案臺,臺子上有香爐蠟燭等等祭拜用品。案臺上方掛著一幅畫像,裡面的女子淡雅精緻,動人的美貌與清高脫俗的氣質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案臺前方有兩個蒲團,上面也是積滿了灰塵;右邊的角落並排擺著兩隻半人高的木箱,箱子上虛掛著鎖頭;左側則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書架,頂上零零散散的擺放著幾本書冊。
周芷若首先便奔著書架而去,彈落書冊上的灰塵後仔細辨認著已經枯黃,似乎一碰就會碎掉的紙張上面寫著什麼。一連翻過幾本,周芷若雖然沒有找到九陰真經,卻也是收穫不小。別看這些書堆的隨意,卻本本都不平凡,單是那本用娟秀小楷謄寫的打狗棒法便至少能將大半個丐幫給收服。
只是連打狗棒法都出現了,九陰真經會不會也在這間石室之中?
作者有話要說:…________…''雖然過了0點,但是……咳,當成十一號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