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2部分

外國人的部分石油租讓權、漁業權和電報公司特許權,取消了外國在伊朗的軍事基地。在他在位期間,伊朗與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三個鄰國建立了友好的關係。1937年,伊朗與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在德黑蘭簽署了《薩德阿巴德條約》,規定當某個成員國遭受外來威脅時,其他成員國將給予支援。

在歐洲,伊朗與法國保持較好的關係,與英國和蘇聯的外交關係則始終時斷時續,時好時壞。由於“波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前車之鑑,伊朗堅決鎮壓受蘇聯操縱的伊朗人民黨,以此打擊蘇聯插手干涉伊朗內政的不良企圖。蘇聯一直對此非常惱火,但苦於沒有藉口,故一直隱忍未發。對於英國,禮薩汗國王的主要目的是從操縱伊朗經濟的太上皇英波石油公司手中奪回更多經濟權益,同時收回19世紀被英國人奪走的巴林島。

對伊朗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的是同德國和中國的關係。巴列維王朝建立後,禮薩汗國王繼續執行在英蘇之外親近第三國的外交路線,與德國和中國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在希特勒上臺後,德國的宣傳部門大力渲染德意志人和伊朗人同屬“雅利安”民族,兩國都要反對英國的奴役,都要反對布林什維克主義的擴張。德國想要利用伊朗來威脅英屬印度帝國和蘇聯的南部腹地,而伊朗則想利用德國來牽制英國和蘇聯,更想利用德國的先進技術來推進伊朗的現代化。由於兩國有共同的戰略利益,因此德國和伊朗關係越來越密切。

除此之外,中國和伊朗的關係也日益緊密,由於中國是世界列強中唯一的亞洲國家,禮薩汗國王想以中國為模板進行變法,來改變伊朗糟糕的現狀。而中國對伊朗的石油一直垂涎三尺,因此兩國的經貿文化各方面的合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