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吏奢侈無度,俄皇又窮兵黷武,一意與我國大戰,此次俄軍進攻滿洲里遭遇慘敗,訊息傳回國內,民間不免釀成鉅變,危及國本。是以俄皇嚴防訊息外傳,俄軍略得此小勝,俄人便大肆宣揚,藉以遮掩,並鼓舞民氣,轉移民眾視線。”
“他們那是吹出來的,咱們前線士取得的勝利,可是實實在在的,並不是吹出來的。”李鴻章笑道,“聽聽外邊的動靜就知道了。”
這些日子並沒有什麼節日,可外面的鞭炮聲這些天卻一直在響個不停,孫綱當然知道,那是中國民眾從報紙上得知了陸戰大捷的訊息之後,在自發的慶賀勝利。
俄國人雖然封鎖了戰敗的訊息,但這樣的事情是根本沒法捂住的,很多外事觀察員發給本國政府的報告證實了俄軍在滿洲里奧洛維伊安納亞戰役當中遭到慘敗的訊息,而中國的記者們在政府的安排下向民眾報導了戰勝的經過(略去了戰鬥的細勝利的訊息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讓中國人民在開戰後不久,就嚐到了取得戰爭重大勝利的喜悅。
繼續求各種票票。
國內唯一一個只提供全本小說的免費小說網。
(七百一十六)另一個戰場
於步入近代以來飽受屈辱的中國人來說,實在是太需勝利了。
“不過,俄國人這‘飾敗為勝’之法,咱們還真應該學學,以防敬茗那裡一旦小有挫折,民間物議紛紛,不免影響軍心士氣。”張之洞似乎從俄國人的反應當中想到了什麼,“我們也應該做點什麼,最好能用事實來駁斥俄國人的胡說八道。”
“不錯,咱們如果不拿出點事實來堵上俄國人的嘴,泰西諸國同俄人同氣連宗,恐怕會向著俄國人說話,”李鴻章點了點頭,看著孫綱說道,“敬茗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除了用大炮和軍艦狠狠教訓俄國人,恐怕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吧?”陳寶箴也看著孫綱說道。
“勝利的證據倒有的是。”孫綱微微一笑,“滿洲里一仗,俄軍降者及被俘者有數萬之眾,皆分散羈押於後方,咱們莫不如讓前線派人押送一部分到京,來個‘闕下獻俘’,俄國人再怎麼想掩飾,也是不可能的。”
“到時請中外記到場參觀,俄人之謊言便可不攻自破,好辦法。”張之洞聽了他的話不由得掌大笑起來。
關於這個“闕下獻俘”,中國史上早就有,清朝也搞過,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只是,大清朝末了這些年對外戰勝的時候太少了,現在華夏共和國成立後,居然這麼快就可以來一次這樣的“戰勝儀式”,對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來說,可是非常快意的。
“大夥兒要是同意的話,晚輩可就這麼安排了。”孫綱本來提出來這個辦法後還覺得這裡面可能有一點違反日內瓦公約的嫌,但他一想起了俄國人在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乾的好事裡就不由得怒火上升,乾脆就不管那些了。
“也好,俄人被俘者過多,旦在前敵戰線後方生事,卻是可慮,不如運至京郊由京軍關押戰後再放歸本國。”李鴻畢竟年歲大了,處理這一類事情經驗較多當年的“蘇州殺降”他現在仍然記憶猶新,關於這個俘虜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也是個大麻煩。
孫綱了李鴻章地話也深以為然。熟知戰史地他當然知道戰俘地問題也很棘手地不說。俄國近代史上地一代名將高爾察克地最後之死實際上就是源於捷克戰俘對他地出賣。
中隊本來在戰場上“潛規則”是不留俘虜地。但俄軍這一次被俘和投降地實在太多了。因而就不能再象以前一樣對待了。因為那樣不但違反日內瓦公約容易給其它列強留下中國人野蠻地印象和干涉地口實。也會堅定俄國人地作戰意志。
“聶功亭所部近衛軍主力已經開往海參崴前線。現在京城由你地內務軍接掌防務。你那支兵雖然精銳人數並不多。押來地俄國人太多們地壓力恐怕就要大了。”李鴻章又想了想。對孫綱說道“你自己斟酌一下吧。”
“晚輩明白。”孫綱點了點頭。內務部隊戰前已經擴充了近二倍和新組建地近衛軍第三師已經在京郊駐防地事還沒有告訴老頭子。他倒不是不想告訴李鴻章。是因為現在已經沒這個必要了。
因為目前。軍事方面。他是全權負責地。
“聶功亭自任第一集團軍(黑龍江方面軍)司令以來。以全國最強之軍力。又得海軍之助。攻海參崴月餘而不能下。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吧?”李鴻章地目光落在了地圖之上。喃喃地說道。“只要拿下了海參崴。咱們這場仗。就等於勝了一半了。”
孫綱知道李鴻章的心裡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