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屢立奇功,可以說少年有為,不象我那個妹丈,只會紙上談兵,動真格的就完了。”
孫綱沒想到他一句話居然就拐到了張佩綸身上,不由得微微一笑,沒有說什麼。
“我那妹丈當初和敬茗老弟你一樣,也都是主持海軍,他平日裡說的熱鬧,可到了福建任上卻一事無成,坐等人家打上門來,結果讓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和老弟你簡直不能相比。”李經方說道,“老弟海戰陸戰無一不精通,真是讓為兄羨慕,老爺子已經同意了,讓我來軍務部歷練一下,我可就得向你老弟求教了。”
李鴻章居然同意讓自己的大兒子來軍務部?孫綱在心中暗吃一驚,但表面上卻不露聲色的說道,“那太好了,聽聞經方兄甲午年有意提一旅之師逐倭寇於東海,後來只因老父舔犢情深,未能成行,如今正可一展報國之志。”
他剛才還在懷疑,是不是李經方在假傳老頭子的“旨意”,但仔細一想,他和李鴻章幾乎天天碰面,一問就能知道,李經方似乎沒有必要在他面前玩這種低能弱智的把戲。
這事等他和老頭子碰下才能知道。
“說起當年,唉,全壞在我那妹丈手裡。”李經方提起張佩綸,似乎氣不打一處來,“聽說他去黑龍江的路上,還特意停下來去旅順參觀,不知他看到我海軍在敬茗主持下能有如此規模,是何感想。”
“我那時剛好從大沽回到旅順,只和幼翁在碼頭見了一面,”孫綱說道,“久聞大名,本想和幼翁談談的,可能幼翁著急趕路,是以沒能談成。很是抱憾。”
精品小說盡在,提供最新的全本小說、免費小說。
(四百九十四)知子莫若父
孫綱向他說這番話的意思,是有意無意的向李經方表明,張佩綸並沒有對自己說他們之間的事,自己和張佩綸也沒有正式見面談話。'要看書就到中文看書。'
畢竟,無論於公於私,張佩綸夫妻提醒自己都是出於好意,自己有義務替他們迴護。
李經方聽了他的話呵呵一笑,不再繼續諷刺張佩綸了,而是和孫綱談起了軍事方面的事。
“大清朝那會兒,我隨同父親辦了一輩子的外交,也就是個四品的道員,敬茗老弟入了海軍,幾年功夫就是二品總兵銜,為兄實在是慚愧啊,”李經方說道,“現在是共和了,這官制也改了,敬茗在海軍時應該是少將銜吧?現在不知應該怎麼算?”
“我的情況有些特殊,呵呵。”孫綱笑道,“現在總領海陸軍事務,就不能再按海軍的算了,所以暫時沒定,不過沒關係,反正我也不在乎。”
自華夏共和國成立後,為了和國際接軌,在原來清時軍制的基礎上規定了中**隊的軍銜制,因而避免了清代實際軍職和榮譽軍銜不分的弊病。對中**隊的近代化程序來說,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象原先清廷聘請琅威理在北洋海軍任職時,讓他以副將銜任北洋海軍總查,在北洋海軍大閱後晉升提督銜,李鴻章在電報裡也經常稱“丁琅兩提督”,但就是因為這個鬧出了後來的“撤旗事件”,結果導致琅威理這個忠誠盡責地軍人憤而離開北洋海軍。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海軍很沒有必要的損失。
現在,孫綱也遇到了和琅威理差不多的麻煩。
孫綱在北洋水師的時候,是總兵銜,按現在算就是海軍少將,而當時北洋水師提督相當於海軍中將。可他後來當上了北洋船政大臣後,就等於是轉文職了,因為還有個“幫辦北洋軍務”的頭銜,又成為了北洋水師地“副提督”。算是和海軍中將平級,可後來因為戰爭的關係,他被公推為“北洋海陸軍總統”,應該算和上將及元帥平級了,但中國目前還沒有元帥這一說,上將對他來說也有些怪怪的,因為他在此之前畢竟是文職,而且現在海陸軍一起管。是海軍上將好還是陸軍上將好?很是讓人頭痛。所以政務院經過商量之後,乾脆就不給他軍銜了。讓他以參政的身份直接領導掌管全**務地軍務部,也算是中國曆朝“文官統領武將”的老傳統的“傳承”和“延續”了。
華夏共和國現在的軍銜製為將、校、尉、士、兵五級,將校尉皆為上、中、少三等,士官為上士、中士、下士,兵為上等、一等、二等三級。
象中國的四支海軍艦隊的艦隊司令葉祖圭劉步蟾等人都是海軍中將,分艦隊指揮官如邱寶仁劉冠雄等是海軍少將,薩鎮冰王德軍等戰列艦的艦長為海軍上校,以下各艦艦長為中校和少校。陸軍中,象段祺瑞張作霖等師長都是陸軍少將。
自己一個沒有軍銜的文官領著一幫這個將那個將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