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部分

而且,這枚新中國的“國璽”的含義,也是相當深刻的。

不是孫綱意想之中的什麼“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和“誕膺天命歷祚無疆”,或是什麼“奉天承運萬壽無疆”,李鴻章等人擬定的國璽印文,是“中華共和,歷世榮昌”。

中華共和,表明了中國的國體和國號,即新成立的中國國號為“中華共和國”。

歷世榮昌,表明了對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的美好祝願,希望國家永遠繁榮昌盛。

之所以沒有用什麼“既壽永昌”和“萬壽無疆”的字眼,是因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已經表明,沒有永遠的王朝,江山興替,代有人出,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朝代也是一樣。

秦始皇用和氏璧弄的那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天下共寶”傳國璽並沒有阻止秦朝歷三世而亡,“天子二十四璽”也沒有保佑大清朝多活過一天。

“歷世榮昌”印文的另外一個意思,也是想說明,不管國家怎麼變,也許“中華共和國”之後還會生成新的國家,都希望中華民族永遠的繁榮昌盛。

不管如何改朝換代,普天下的老百姓只要代代繁榮昌盛,就是對中華民族最美好的祝願了。

孫綱明白了國璽印文的真實意思之後,不得不佩服這些老頭子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之深刻,也為他們悲天憫人的胸懷所感動。

關於國璽的材質,有人提議採用美玉,有人提議用翡翠,有人說用黃金,因為中國曆朝的國璽用的不外乎就是這些貴重材質,但李鴻章提出來的建議,卻讓大家多少都有些意外。

李鴻章的建議是,採用金銅合金作為國璽的材質。

他給出的理由,孫綱聽了之後,才明白老頭子是受了自己提的那個“炎黃子孫”的概念的影響。

李鴻章建議,國璽採用“銅金合鑄”,用“銅九金一”的比例用精煉赤銅混合黃金鑄造國璽,即以赤銅和黃金分別象徵“炎黃”之意,“銅九”有禹取九州之銅鑄鼎的意思在裡面。“金一”則是取“金為銅之精”之意,象徵國家權力的來源。

國內唯一一個只提供全本小說的免費小說網。

(三百九十)準備“黑”阿根廷的船

以銅為主要材質來鑄造“中華共和國”的國璽,不用金玉等貴重材料,其實也是為了向天下百姓顯示,新的“中華共和國”一心為民,不崇尚奢侈豪華。

不用翡翠玉石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這些材料不僅貴重,而且脆硬易碎,據說秦始皇弄的那個“傳國璽”就曾經在王莽篡漢時被摔壞過。而用這種銅金合金的好處是,鑄造出來的器物堅實緻密,不但外表光亮美觀,而且經久耐用,便於國璽在國家事務中的運用。

對於印鈕,李鴻章建議採用新定的“國徽”,即盤龍華表柱為印鈕,一來美觀莊重,二來便於握持使用。

李鴻章的提議經過大家討論後,最終確定了下來。

而關於國家的另一個象徵,“中華共和國”的國歌,大家認為最好是在國事初定之後,向民間徵集,仔細選擇後再予以確定為好。

畢竟,中國現在還沒有國家元首出國訪問的事,還用不上。

上次孫綱陪著李鴻章出訪俄國慶賀沙皇加冕時,因為中國沒有國歌,結果俄方在歡迎儀式上沒有辦法演奏中國的國歌,曾經讓李鴻章差一點傻眼。從後世穿越來的孫綱當然知道清朝沒有國歌這事,但他在這方面,也就能進個卡拉oK唱個流行歌曲什麼的,這個設計國歌畢竟不是他的“專長”,所以才沒敢亂出主意,最後還是李鴻章急中生智臨時找了首詩配以古樂當成國歌,才算把場面應付了過去。

這首“代國歌”的歌詞是這樣的:“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聽起來還算大方。

這首詩後來被稱為“李中堂樂”,就算是中國的第一首國歌了。

李鴻章身上的“中國第一”,其實有不少的說。

據後世的史書記載,清廷後來為了和國際“接軌”,也欽定了一首國歌“鞏金甌”。歌詞晦澀難懂,具體是什麼孫綱已經記不住了,他只記得,這首大清帝國的國歌誕生後六天,大清帝國就壽終正寢了,結果“國歌”變成了“葬歌”。

現在。歷史地程序已經發生了重大地改變。大清帝國這回連“葬歌”都沒有了。

因為沒有外事活動。中國地國歌地問題在目前還不算是最為緊要地。所以被推遲“再議”也是正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