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小。”
“損失的大小?”聽了邱寶仁的回答,孫綱不由得奇怪地問道,
“是啊,假設咱們不是他們英國海軍的對手,咱們把海軍打光了,”邱寶仁說道,“古話說得好,‘殺敵一萬,自損三千’,他們就算真能滅掉咱們,也勢必損失慘重,想要維持住他們的海上優勢對付法俄兩國,還有德國,是根本沒有勝算的。”
為了他們自己,他們也是輕易不肯和咱們刀兵相見的7點點頭說道,“話糙理不糙,邱老弟說的很有道理。”
“所以他們處心積慮的想要讓別的國家打起來,這樣無論誰勝誰負,他們都可以從中漁利。”邱寶仁的話也提醒了孫綱,他想了想,說道,“德國人希望咱們和俄國人打起來,因為俄國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了東方,他們那裡就可以大大減輕壓力;英國人希望咱們和俄國人打起來,目的是想借咱們的手削弱俄國人的實力,並不一定希望咱們能滅了俄國人;日本人希望咱們和俄國人打起來,是想趁機擺脫被瓜分的局面,重新站起來。”
“他們都想著把髒水潑到別人家的門口,”王士珍說道,“法國人也希望咱們和俄國人打起來,咱們勝了,肯定會威脅到他們在日本和越南的地盤,所以他們不但希望咱們和俄國人打起來,而且希望咱們打輸。美國人其實也希望咱們和俄國人打起來,無論輸贏,他們在呂宋等地的利益將來就不會受到咱們的威脅,所以說在這麼多的合力促成之下,這一仗咱們是非打不可的。”
“沒錯,”孫綱說道,“我們就是不想打這一仗的話都不行,到時候俄國人肯定會先動手,所以咱們現在不是要考慮如何避免打這一仗的時候,而是得考慮一旦打起來,怎麼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裡,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與其現在咱們就坐等著讓俄國人打上門來,不如搶先下手,給俄國人先製造些麻煩。”邱寶仁說道,“到時候他們就是想打咱們,也叫他們有那心沒那力。”
孫綱和王士珍。不自覺的交換了一下眼色,沒有說什麼。
邱寶仁當然也知道了在。阿富汗發生的事,很多報紙媒體對此都作了報導,海軍將士們知道了訊息,都對阿富汗人報有很大的同情。
“日本人。現在偷著摸著想重建海軍,如果能讓日本人先和俄國人打起來,對咱們來說,也是有很大好處的。”邱寶仁又說道,
“邱老弟的這個主意不錯,等我。和總參謀處的同仁們再‘研究’一下。”王士珍聽了他的話,笑著說道,
其實在孫。綱出來視察之前,軍情總處和總參謀處在受到“星火燎原”計劃的“啟發”之後,又制定出了一個讓日本和俄國再打一仗的“冰原”計劃,即以“蝦夷共和國”為主要戰場,讓俄國人在鎮壓日本人的同時,也陷入“北海道泥沼”的“惡毒計劃”。
這個。計劃之所以出現,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己亥。戰爭結束後,日本和俄國也簽訂了和約,結束了戰爭狀態,但北海道實際上仍處於俄國的控制之下,俄國人在北海道對偷渡來的日本人採取的血腥鎮壓手段激起了日本人的激烈反抗,不斷有攜帶武器的日本“義民”偷入到北海道和俄國人打游擊,北海道一時間狼煙四起,原住民阿伊努人為了躲避戰火,紛紛渡海遷往庫頁島尋求中國政府的保護(俄國人巴不得他們都走光,因此也沒有阻止),現在的北海道,幾乎只剩下了日本人和俄國人在那裡大打出手。
目前,很多外國報紙和媒體提到“蝦夷共和國”及北海道地區,幾乎都眾口一詞的稱之為“死亡之島”。
而據軍情總處蒐集上來的情報顯示,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幾乎全都遷走了,而隨後日本移民不顧日本政府的“禁遷令”(估計日本政府可能也就是做做樣子給國際社會看),大量“武裝遷入”北海道,俄國人為了保住這塊在日本的殖民地不丟失,在鎮壓日本人反抗的同時,也從本土“武裝遷移”來了大量的俄國人,並出動軍艦護航,同時封鎖北海道臨近日本的海域,“見日本移民船即以炮轟之,不發任何警告”,但即使這樣,日本人進入北海道的人的數量仍然有增無減,有跡象表明,日本政府其實是在背後支援日本民眾向北海道“武裝遷移”的。
而日本人購回的那兩艘美國製造4000~:“千歲”號,其實也有對付俄國人的海上封鎖的意思在裡面。
日本畢竟是海島國家,沒有海上武裝力量,是根本不行的。
對於日本人的這種明顯的違反條約的作法,中國方面之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沒有說什麼,